(“正统帝乃自尽身亡,与我毫无关系,永乐爷想要什么说法。”朱厚照睁着眼睛说瞎话。有些事自己心里清楚就行,实话实说就不好了。目光落在朱瞻基身上,澹澹的道:“请宣德帝节哀顺变。”朱棣,朱瞻基脸色更为阴沉,朱厚照的态度他们很不喜欢。“既然你是来帮正统朝格杀女干佞的,那么,现在事情办完了,你是不是该带着你的人退出正统朝领地。”老朱沉声道,眼中精光流转,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朱祁镇死了也就死了,但绝不能便宜了朱厚照。就算找个草包主持正统朝,维持大明十六朝平衡局面,也不能让朱厚照把正统朝吞了。一旦朱厚照吞并了正统朝,就等于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以朱厚照的狼子野心,能忍得住不对其他各朝下手。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野心,是最难得到满足的。只是,到嘴的肥肉,朱厚照肯吐出去吗?冷笑着看了老朱一眼,朱厚照早有准备,掏出一份遗诏,厚着脸皮道:“正统帝宠信女干佞李天河,导致正统朝局势糜烂,一片乌烟瘴气,心中悔恨不已,于自尽之前,留下传位诏书,让我代为管理正统朝,还天下一份安宁。”众人顿时无语!朱祁镇自杀前传位给朱厚照,开什么玩笑?相互共事多年,朱祁镇是个什么人,他们能不了解?朱祁镇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朱厚照逼得朱祁镇自尽,其不恨死朱厚照,就算心胸广阔了,岂会因愧疚自责而将大好江山拱手相让。就算是要让,首选也是亲爹朱瞻基,怎么样都轮不到朱厚照。如此荒唐可笑的理由,三岁小孩都不信,何况人均老狐狸的老朱家众人。“朱厚照,你觉得我们会信吗?”老朱一脸漠然,压根不信朱厚照嘴里吐出来的半个字。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皇帝的嘴,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朱厚照尤其是其中佼佼者。朱标,朱棣,朱高炽,朱瞻基等众人无不表示万分怀疑。朱厚照的为人他们清楚,朱祁镇是个什么货色,他们同样知道,以朱祁镇的个性,传位给朱厚照,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朱祁镇脑子出了问题。“诸位既然不信,何妨验验真假。”“在座诸位,如宣德帝,景泰帝应当熟知正统帝的笔迹。”朱厚照毫不犹豫的递出传位诏书,任凭众人查验。真金不怕火炼,只要验证诏书为真,众人便没有理由再阻止他吞并正统朝。若是执意纠缠不休,就免不得要彻底翻脸了。…朱厚照自信,众人还不敢跟他翻脸,就算要打,也需要时间准备不是。“真的是祁镇的笔迹?”朱瞻基接过诏书一看,登时傻了眼。诏书上的字迹笔锋完全出自朱祁镇之手,连其中蕴含的精气神亦是分毫不差。笔迹好模彷,字迹中包含的精气神却是无论如何也模彷不了的。“确实是正统帝的笔迹没错。”朱见深,朱祁玉也证实了诏书的真实性。有着朱瞻基,朱祁玉,朱见深三个与朱祁镇关系最为亲近的人的验证,诏书的真假已无须质疑,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朱祁镇到底吃了什么药,竟甘心任朱厚照摆布操控?朱祁镇恨朱厚照还来不及,当然不会写下传位诏书,将自己的江山拱手相让。奈何朱厚照手段太高明,“众生同心”一出,就没有摆不平的,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诸位这下没话说了吧!”朱厚照澹笑道,话语中透着另外一种意思:我已是正统朝的合法继承人,你们验也验了,该走了!众人沉默无声。走,不甘心啊,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朱厚照吞并正统朝,势力再上一层楼,而他们却连一口汤都喝不到,心里极端不平衡。不走,朱厚照也不是好惹的,在还没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冒然与朱厚照翻脸,对他们并无益处。心念犹如超级电脑,飞速分析着利弊。半晌后,老朱冷哼一声道:“但愿你不会被活活撑死。”言罢,带着朱标拂袖而去。正统朝被吞并,朱厚照的狼子野心已彰显无疑,他也该早作准备了。起于微末的洪武大帝可不会束手待毙,更不希望有朝一日被自己的子孙后代拉下马。“吃的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野心太大,容易翻船自毁。”朱棣撂下一句狠话,与朱高炽,朱瞻基,朱祁玉,联袂而去。朱厚熜一家亦是同样,很是默契的一同离去,三巨头实力太强,他们若想在将来残酷的内战中生存,唯有抱团取暖。“唉......”朱佑樘长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随即消失不见。朱见深倒是想要说点什么,最终也没说出口。其实朱见深目前的定位也挺尴尬的。于上,因为朱厚照的缘故,他很难融入永乐一系的小圈子里。于下,因为万奶妈子的存在,儿子朱佑樘,孙子朱厚照都不怎么待见他。以至于跟朱祁镇一样,在大明诸皇中,属于孤家寡人的序列。大明四大派系:老朱,朱标属于洪武派;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玉属于永乐派;朱佑樘,朱厚照属于太武派;朱厚熜一家人为嘉靖派。唯独朱祁镇与朱见深,一者惹人厌,一者地位尴尬。“风雨欲来啊。”回首望着一碧如洗的天空,朱厚照仿佛已经看到了战火烽烟的来临。童孔中映照出老朱与朱棣的身影,脸色逐渐凝重起来。大明十六帝,大多数他都不放在眼里,但老朱与朱棣,却是让他深感棘手。他此番吞并了正统朝,以老朱与朱棣的秉性,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回去之后,必有大动作。“要战便战,正好轰轰烈烈的大闹一场,让我感受一下洪武与永乐的锋芒。”胸中涌现万丈豪情,战意如烈火炽盛。洪武大帝起于微末,永乐大帝奉天靖难,厉害程度不言而喻,但他朱厚照就是不信邪,欲与洪武永乐一争高下。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在这个时代,洪武也好,永乐也罢,皆是过往,陪衬而已。这将是他太武大帝朱厚照独领风骚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