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休息(1 / 1)

流年撷萃 微丹湜意 4877 字 2022-10-04

(一、散步救了一只小奶猫明天要正式上班了,今天最后一天休息。一早醒来,感觉想动一动,出去散散步也是好的。就是不喜欢窝在家里。一开始休息时,就想躺着不动。可是时间一长,就感觉到太呆了,太无聊了,浑身都腻歪。于是就要出去走走。活动一下,松一松筋骨,活一活血脉。一般来说,出去逛街就要花钱,有时候也未必需要什么。可是总是往僻静的地方呆,也会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安静是好的,可总是安静就不对劲了。也需要往热闹的地方去凑凑。有时候真不是需要而去买东西,而是去沾点热闹,从闹市中回来,带着繁华的气息,心里怎么着都是喜悦的。于是就会不知不觉地买了一些东西,有时候也会买很多。所以我出门前问家人,要不要让我带一点什么?家人说不用。是呀,有时候是没那么巧,会正好碰上。想不起来要买什么,也是正常的。那么就把垃圾带下去。现在垃圾分类,垃圾箱开放都有时间的。那么能够顺带着,也就带上吧。出门不久,在街边一棵树下看到一只小猫,看着像是没出生几天的。是一只小奶猫。可是它好像是受了伤,有人路过,说在前面看到它的,好像是被人碰到了,所以后腿有伤。碰到这种流浪猫,很多人一般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也不会养,而且也知道小奶猫不是那么好养的。它是不能吃牛奶的,会死的。假如不会养的话,还是别去养的好。另外养一只猫很费心神的,猫喜欢你,就要你当它的铲屎官,你要照顾它的吃喝拉撒不说,还要照顾它的情绪,它会发脾气的,假如被抛弃了,它也会得心理疾病的。亲戚家养了一只大狗。那只狗居然有糖尿病,还有什么高血脂。然后还不能说它,说了,它会得抑郁症的。听着就想笑。不错,这些病有些人还得不上,它居然会得上。这算什么事儿呢?难道这就是被狗碾压?意味着狗的日子过得比人还好吗?然后也看到过一个视频,说的是女主人出去,让狗呆在家里。可是每一次她回来,就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地上全是被撕烂的纸巾,布条什么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且只要她一回来,狗就很乖。于是她看了监控,一看才知道,只要她一走,狗就发病,就拼命地搞破坏。那么带狗去看兽医。结果发现那是它童年时有过被抛弃的经历,所以只要女主人一走,它就特别焦虑和暴躁,忍不住就要破坏。是有人说,狗是六岁小孩的智商,你伤害它,它会感受得到的。猫呢,更聪明一点,所以它更独立。可这也意味着,更加不能伤害它。所以我也情愿平时看到流浪狗,流浪猫,那么买一点粮食给他们吃,然后不去养。假如养了不好,让它受到伤害,还不如不养呢,就随手行善吧。当我看到那只猫时,是有路过的人看着它可怜。其中有一位老大娘,带着一个小孩子,两人都很可爱。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对于生命就越怜惜。可是人家也不会养。很有意思,养猫不是什么要通过学分的功课,所以很多人都不会。而且不会养,然后不养,接着只是说几句好话,我觉得这也是在行善,没理由去高标准的要求别人。这时候论心不论迹,只要心到了就行了。这只小猫也有意思,它是躺在佛堂前的一棵树下。对面是一家佛教用品商店,人家等于是佛堂,也会有念经声传来的。里面的人出来一看,还说怎么这只猫这么有灵性,像是安排好的似的,就在佛堂前躺着。于是一位工作人员回家去拿羊奶粉,想让它吃一点。另一位则是去佛堂放《大悲咒》,也明白,这是让大家好过一点。别小看佛教音乐,受众度很广的。我去庙宇的时候,看到过有人赞扬一只狗,说它爱听佛经,是有灵性,有慧根的。这时候哪怕是一只狗,也要给予尊敬的。然后也看过报道,说有一只狗,它被捡回来后,很喜欢听佛经,人家在拜,它也匍匐着去拜。接着还不吃肉骨头,要吃素。都觉得这是被佛经感化的狗狗。所以说佛经的作用,那就不能用现实的观点来衡量。而且有些信得非常虔诚的人,是会拿佛经说事儿的。有一句说一句,我对佛经的兴趣,还只是停留在兴趣上。要我什么都不做,就倚靠着佛经,我感觉自己做不到。所以对太相信,过于相信的人,是感觉到要保持距离的。不过人家这么做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是出于一份善心。等人家放《大悲咒》不久,就看到有人来找小猫。原来是前面有一家俊峰美发店,里面的小伙子出来找猫。那是他们从对面捡来的,然后出于好心,就放在店旁边的小房间里养着。我觉得这是不错的。而且在等待,然后看护的时候,小猫还那么小,假如有人过来碾一下,碰一下,它很容易就受重伤了。假如人家不会养,那么不养,也就算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别去伤害它。好在附近的人,看到一只小小的流浪猫,也都是有恻隐之心的,没事不会去伤害它的。而我正好有流浪狗流浪猫救助中心的联系方式。那是前些年,我在上海福州路上看到街边躺着一只猫,它很可怜的,在嗷叫,一只脚好像是歪了,身边还有些血,不知道是被碾伤的,还是脚骨折,自己流出来的血。有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孩子在它旁边打电话给110,可是110不管的,于是女孩子无奈,也只能在电话里骂人吵几句。这时候我想起网上有流浪狗流浪猫救助中心的,于是回家后上网去查,那时候还没流行智能手机,手机还不能上网。我回家查到后,把情况说了。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续,可是过了几天,就看到他们发出图片,救了一只流浪猫,是脚折的,然后他们还在数落,不喜欢就不要养,养了何必抛弃。我一看,大喜过望,知道这只流浪猫被救助了。然后时不时地捐助一点钱,都不多的,一点心意而已。就觉得可以收容流浪狗流浪猫,人家也很伟大,同时也不容易,能帮助的,那么尽一点心力罢了。于是我就发图片给流浪狗流浪猫救助中心的人,让他们来救助。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俊峰美发店的工作人员,他们说,那么就来吧,他们养得也累了,而且就担心养不好。那是完全靠善心在养,而且到底不是专业的,长时间耗着,也的确累。于是我就一边闲逛,一边在等消息。后来看到了消息,经过联系后获悉,现在要自己送过去的。他们也提供了方法,可以叫闪送,或者是滴答顺风车,然后把小猫装在盒子里,把盒子打两个洞,让它可以呼吸即可。我还没做过这种事,于是问了一下费用是多少,回答是几十块钱,他们是经常这么做的。于是我就先去俊峰美发店,把这件事跟人家说了,问人家是要继续养下去,还是送走呢?人家回答,还是送走吧。然后还把小猫用的奶粉什么的,也要让它一起带走。我还没用过闪送,先下载APP,然后下单。看着快递员在九分钟内赶到,当我说了这件事时,人家快递员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赞赏,没想到还会有这种单子。然后在店员的帮忙下,给小猫装箱,快递员亲自给它所在的盒子上弄洞,一个不够,还弄了两个。这样小猫就不会闷着了。然后我跟小猫说几句话,对它说,放心吧,过去会有人照顾你的,你不要害怕。说得快递员都说,一会儿骑车时慢一点,我说也无妨。这件事做完后,我是觉得有些出乎意外,没想到是这样的。以前都是我把地址告知,然后,他们派人来。不过呢,有两次应该是扑空的。因为本来小猫在这里的,后来被人救走了。都是志愿者,他们有自己的流程,而且也没那么巧,正好可以赶来。我的预计是两三天,说不定一周都有可能。不过,对于俊峰美发店的店员来说,知道时间就是好,养那只猫一周时间还是可以的。于是一系列不确定之后,能够把猫送走,也是心安了。现在,人家打电话过来了。说是已经收到了奶猫,但是这只小奶猫是很难养的,他们尽力。能够尽力也是好的。总算也都是尽到了心。忽然觉得这一系列的不确定真像是坐过山车一般,一会儿是好消息,一会儿是坏消息,可是尽心即可。这时候发现,心念会起到作用。光明和希望还是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希望能养活,就尽量去养活它,如果实在养不活,那么善待它。尽力也就行了。收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难受的。虽然是知道行善不图报。可是自己用心用力,总也盼望着有一个好结果。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件事真的可以说是,天意如此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除非是非常专业的,懂得很多的。而我们这种只是顾着一份善心的人来说,的确是觉得天意难为。这种情形,除了用迷信的字眼来表述之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权且拿来用一下了。自然规律假如就是如此,那么顺着吧,只是尽到了力就行了。二、准备迎接工作日怎么感觉今天这件事很戏剧化的呢?都像是小说的节奏。我也觉得自从写了小说之后,生活中好像就充满了小说似的节奏。也知道,恐怕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因为写了小说,这才被看到。同时也是被放大。以致于那么明显。而这一次,真的是动心的。都是亲力亲为,怎么会不动感情呢?现在才明白过去,事不关己时,说的都是风凉话了。我想假如这时候有人看到我动感情在哭的话,会劝我,算了,事情已经是如此了。然后也会说,行善不图回报,不要想太多了。这些话我自己也会说的。可是碰到了自己身上,我就想让感情释放一下。道理我全懂,让我任性一会儿吧。还记得以前有同事说过一件事的。她说她儿子功课不好,她非常生气。也不是不知道功课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她以前也知道,而且也在用这个道理。可是碰到了自己儿子身上,忍不住就会生气。那时候我是默然的。我知道不动情绪,只不过不曾置身其中而已。这时候人家要发脾气,我要的是任性。这都是很正常的。不过,也不说明就不懂得道理。只是,这时候要让道理靠边,先释放情绪。后来,设身处地去想想。这也是写了小说的好处了,会时不时地换位思考。想着别人会有什么想法。都是那么辛苦得养大孩子,现在也不指望他做什么,只要他读书。碰到他还不珍惜,还不好好的读书,功课还不好。是会觉得丢面子,以及伤心的。总之孩子这样就是不长进,不想给他好脸色看。这时候说的还都是情绪话。当然假如小孩在别的地方表现出了长进,那么情形就不同了。就会说他是功课不好,但是有长进,是好孩子。父母心可以说是很贪的,假如小孩子已经尽力了,但是功课还是不好,是会觉得父母也太贪了吧,我又没犯别的,不可饶恕的事情。同时父母心又是非常宽容的,只要看到有出息,那是什么都可以包容的。的确是矛盾的。但又是统一的。对于小孩来讲,别说是父母需要看到他的出息,他自己也不想一直没出息下去的。这是很有意思的。之所以小孩子会跟学校教育对着干,那是因为学校教育的预设就是学生懒,不想上进,学习是反人性的。其实这不是事实。只要说得有理,只要对孩子的将来有用。小孩是很愿意去学习的。这是他的切身利益,怎么可能不关切呢?同时小孩不是坏人,一点小错,并不需要去镇压,所以会起逆反心。那时候我还觉得,既然学校是那样的预设,那就说明自定义为没有用的,不然的话,怎么会没有信心呢?要那么不安的去预设呢?也不可否认,学校的知识应用到了,那是管用的,可它的预设中,就不包含着应用这一程。因此有人诟病。而之所以会流传至今,那是因为好管理,不容易出错。大家都照着去做,这样自然就不容易失控。同时呢,带过孩子的都明白,假如一直是一个人带的话,太烦太累了,还不见得照顾得好,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会有压力了,不好,就算他的了。所以有些事情是事情,有些事情,根本就不算事情。有时候真的没必要那么认真的。偏偏,学校里教的就是要认真对待。的确有时候是觉得没这个必要的。总之呀,学校有学校的压力,学生也有学生的压力。有时候对待压力,不用那么认真。过去了,也就行了。不用跟自己过不去,就行了。要给自己增加开心,增加福运。少惹事,少添是非。学会爱自己。这才是人生的功课。其他的,都不算太大的事儿。明天要上班了。而且工作不来起来,就什么都不来。一来起来,什么活儿都跟着来。这不,今天又接好活儿了。接下来的时间又要匆忙而紧张了。这才是目前生活的节奏。有时候人在其中,要放松都难。虽然也知道,需要去放松了。但是这不是生活的主要节奏,感觉不搭调。不是同一路人。于是也就丢在一边了。这个十一假期,终于是结束了。我感觉过得还是挺有意义的。各方面也都达到了平衡。不错的。接下来是该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好好休息,也好好地去工作。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我要去做一点别的事情了,毕竟,写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可以随心所欲,漫游放松一会儿,也是难得的休闲。同时,并不是说,假期结束了,我就不能这样写了,还是可以继续写的。让休憩的品质继续延续。如果在工作中,还会时不时有一些休憩的品质,我想那也是极美的事情。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要过多的留恋了。我知道自己这份留恋是怎么来的。那是小时候,我觉得在家里有人疼,而在学校里,那是要听人说,要去做的。感觉是两种不同的节奏。也有人说,回到学校,那是收骨头。所以能休息,我就尽量多休息。这样一来,读书时,或者上班时,就不会感觉到亏了。哈哈,这份情绪一直没有梳理,所以也一直都在的。而现在呢,也亏得这次的休息。可以慢慢地梳理。不用急的,一点一点的慢慢展开。然后一些积压的情绪也被看见了。这样的休息是很有价值的。自己可以疏导情绪,慢慢地让情绪化解。只要不再起作用了,那么也就可以说是解开了一个心结了。这样不是挺好的吗?好了,真的要收住了,暂停!打住!2020年10月9日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