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蛮夷终不还!封苏长歌为侯?(1 / 1)

(皇都,三千营校场。皇帝携百官前来。数百位当朝权贵鱼贯而入,声势浩荡。随行负责保护皇帝的御林军,戍守在营地外,将此地包围的水泄不通。很快,老皇帝在太子的搀扶下落座。就在高台上搭好的篷帐下。太子立于皇帝身侧,文武百官按照各自品级站在左右,表情肃然。苏长歌一眼望去,兄长苏子由,老信国公,老卫国公,还有其余六部尚书,丞相秦辅等,大晋的顶尖权贵几乎都在。可以说。假如有人提前在这设下重兵埋伏。一举全歼。整个大晋将瞬间分崩离析。当然,想做到这点几乎不可能。毕竟这是皇都,天子脚下。就算是位高权重的太子,除非策反禁军,否则也不可能实现此事。此时。见百官都站好。苏长歌信步走到老皇帝面前。身穿戎装,以武将之礼抱拳作揖道:“学生苏长歌,拜见皇帝陛下。”“恩。”老皇帝面露笑意的轻轻颔首。不知是因为灌钢法。还是昨日太子那句大晋必胜的缘故。此时此刻,他看着眼前一身戎装,雄姿英发的苏长歌,比以往要顺眼许多。随后,老皇帝开口说道。“这一战,关乎我大晋荣辱。”“太子将此重担托付于你,朕亦觉得,你有能力担此重任。”“此战若胜。”“你便是我大晋天下读书人之楷模。”老皇帝声音高亢的说着。听到这番话。文武百官神情有些动容。他们也没想到,陛下竟然对苏长歌、对这场两国较量如此看重。这一刻,太子、苏子由、老信国公等人面露喜色,而丞相秦辅脸色平静,但与其一同主和的官员,面色则有些不自然。若是换做平常在朝堂之上。他们早就站出来劝谏,让陛下不必把这场两国间的较量看的那么重。双方谁输谁赢都无所谓。纳贡和亲不过是一件小事,最重要的是维护两国间的和睦友好。但可惜,现在身处校场,陛下又在兴头上,此时站出来劝谏,只怕会适得其反惹怒陛下,说不定还会被罢黜官职。正因如此。他们只好先按捺下来,准备等阅兵后回到朝堂上再劝谏陛下。也就在这时,苏长歌的声音响起。“臣多谢陛下信任。”“此战必不辱命,击溃蛮夷!”苏长歌开口,语气格外坚定。见状,老皇帝神色满意。“好!朕相信你做到!”“让将士们都出来吧,朕也好看看,我大晋儿郎的英姿!”老皇帝开口,声音豪迈。“喏!”闻言,苏长歌答应一声。随即返身走到台前。接过一名士卒递过来写着晋字的旗帜,用力挥舞起来,旗帜迎风飞扬。挺拔的身姿,呼啸的旗帜让人不禁动容。尤其老信国公和卫国公。看着那面承载了一辈子信念的旗帜,还有那道气宇轩昂的身影。他们脸上不禁有些欣慰。曾几何时,同样是在这个年纪,他们也如苏长歌一样英姿勃发。而现在,他们虽然老了。但却依旧有人能挺身而出,挥舞着大晋旗帜,率领士卒对抗蛮夷!老将虽暮。但大晋少年仍在!而此时,霍武看到苏长歌挥舞旗帜。奋力吹响手中号角。呜!!!呜!!!伴随低沉有力的号角声响起。下一刻。地面突然开始震动起来。紧接着。踏!踏!踏!一阵节奏急促的马蹄声传入众人耳中,远处顿时尘土飞扬。随后,李校尉骑着匹黑马,手举大晋旗帜,一马当先跑在前列,身后紧跟无数同样骑乘黑马的将士,面容坚毅庄肃。“好!”“不愧是我大晋儿郎!”见到此景,老皇帝拊掌夸了一句。而后。两百将士入场。在霍武的事先安排下。骑兵分成十个纵队,每队二十骑排开,间隔两米,清一色黑色战马。看上去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厚重感。随即,就在将士们列好方阵后。突兀间。一阵雄浑声音在校场响起。“三千营将士,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两百名将士一齐奋力高呼。刹那间。所有人耳鼓一震!心头狂颤!老皇帝听到这声呼喊,俯瞰台下两百名精锐铁骑,顿时心神激荡。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就像年轻了数岁。心中那早已凉透的热血,变得再次滚烫起来,脸上红光满面。随即,老皇帝忍不住拊掌大笑。“好!好!”“朕常听人说,三千营将士,一向以英勇善战而闻名于天下。”“今日得见,果然军姿不凡!”老皇帝开口,神情兴奋。自从他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后,已有十几年没见过这样的壮景。虽然面前只有两百铁骑,但带给他的感觉,却不亚于昔日面对数万大军时的震撼和激动,让他忍不住血脉喷张起来。一旁,太子见老爹如此兴奋。望着台下气势恢宏的将士,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憧憬和热切。大丈夫当如此!有朝一日,他亦会君临天下!而到了那时。他一定会做的比父皇更好。内兴政务,造福天下百姓,北击蛮奴,让子孙后代不像过去一样受辱!就在这时。苏长歌停止挥舞手中旗帜。目光看向三千营将士,面容坚毅庄肃,身上没有半点文人气质。随即,只见他缓缓开口。“山林野莽,可以容纳毒蛇猛兽。”“良璧美玉,能够隐藏瑕疵。”“但是,没有那一个国家,可以忍受敌人带来的屈辱!”苏长歌原本平稳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蛮夷!我们的敌人。”“数十年来。”“他们从未停止过侵略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财富,杀戮我们的同胞!”“而今,他们率两百铁骑精锐前来!”“妄图踏碎我们的脊梁!”“羞辱我们的国家!”“逼迫我们答应纳贡和亲的条件!”“三千营的将士,你们愿意看到敌人踩在我们的身上,践踏我们的尊严吗!”苏长歌开口。声嘶力竭朝将士们大喊。而随着这道愤慨激昂,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在校场上响起。两百名将士的情绪也跟着一同愤慨起来,心中升腾起一股火气。下一刻。愤怒的声音震破天际!“不愿意!!”将士们拼尽全力的大声吼道。声音响起。像是有股莫名的力量。坐在台上的老皇帝,还有太子等人,听到声音后都不由握紧了拳头。也就在这时。苏长歌的声音再次响起。“秦大虎!”苏长歌开口喊道。话音落下,两百名将士中,一个体格壮硕的士卒微微一怔。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是在叫自己。“到!”秦大虎出声回答道。听到声音,苏长歌转头看过去。“大虎,你媳妇两个月前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你现在已为人父。”“此战不是儿戏,可能会牺牲。”“你孩子才刚满月不久。”“若你害怕你孩子年幼失怙,只要开口,我现在允许你退出。”苏长歌开口,语气轻缓的说道。此言一出。秦大虎先是一惊。苏状元竟然知道他的情况。但随后,听到孩子,听到可以退出,他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但苏长歌没有管他。再次开口喊道。“李勇!”声音落下。士卒中一个精壮的男人回答道,“到!”苏长歌转头看向男人。“李勇,你少年丧父。”“而今老母亲年过花甲,正是需要子孙照顾的时候。”“只要你愿意,我同样允许你退出。”苏长歌开口,语气依旧轻缓。一时之间。李勇心中的想法跟秦大虎差不多,脸上同样露出犹豫之色。但苏长歌并未停下。继续喊出下一个士卒的名字。“张明!”随后,与刚才对秦大虎和李勇讲的差不多,同样给张明退出的机会。篷帐底下,老皇帝看到这一幕。眼中露出疑惑之色。不是鼓舞士气吗?怎么听起来像是在劝说士卒退出?此刻,不只是老皇帝这么想,太子、文武百官都看不透苏长歌的做法。而就在这时。苏长歌连续点完数人的名字后。“在场诸位将士!”“不管你们是因为什么,只要现在开口,我就允许你们退出。”“而且绝不会追究你们的罪责!”苏长歌开口,声音高亢起来。而随着他声音响起。校场上,刚才还声势滔天的将士。这一刻全都沉默不语,目光盯着台上的苏长歌,眼神复杂。然而,就在这时。将士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苏状元!”“你这是瞧不起我李勇吗?!”所有人转头看去。只见李勇额头青筋暴露,满脸怒意。“我父亲就是死在蛮夷手上!”“早在当年决定参军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下定决心,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与蛮夷厮杀的战斗中!”李勇高举手中长矛,高声怒吼。而他的这股气势此刻也感染了身边其他将士,一时之间,声浪滔天。“我辈大丈夫死有何惧!”“只要能杀蛮夷,就算战死又如何!”“誓死不退!”“我张明岂是临阵退缩的孬种!”两百名将士高举手中长矛,神情无比激愤,恨不得此刻就与蛮夷血战。看到这一幕,老皇帝心中万分动容。我大晋有此悍不惧死的将士在。何愁蛮夷南侵,何愁将来不能一雪前耻!随后,缓缓站起身来。看着台下的将士,高声喊道:“诸位将士!你们都是我大晋的好儿郎!”“卿不负朕,朕不负卿。”“传朕口谕,此战无论成败输赢,这些将士都进爵一等!”“若有阵亡者,家人由朝廷抚恤!老皇帝开口,表情肃穆。苏长歌闻言,回过身抱拳谢恩道:“陛下皇恩浩荡,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起。将士们跟着一同喊道。“陛下皇恩浩荡,万岁万岁,万万岁!”豪迈的声音似要冲破天际。文武百官皆受到感染。“老夫若是年轻,定然也在此列。”卫国公感叹一声。旁边的老信国公罕见没有打趣扯皮,而是表情认真的点头附和。此时,谢恩后的苏长歌转过身。“秦大虎,李勇,张明...”苏长歌开口,看着两百名悍不畏死的将士,喊出他们的名字。众人听到自己的名字。眼中露出惊讶之色。苏状元,地位如此尊贵的读书人,竟然记得他们这群匹夫每一个人的名字。“你们的名字,不止我记得。”“太子、陛下、天下百姓,后世子孙,他们都会记住你们的名字!”“你们家人,也会以你们为荣!”苏长歌开口,面容庄肃。目光从将士们的脸上逐个扫过,将他们的样貌记在心里。而这一刻。伴随苏长歌的声音响起。将士们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如此重视。士为知己者死。心潮澎湃的他们再次举起长矛。“大晋万胜!”“大晋万胜!!”将士们的长矛直插苍天,高声呼喊。这一刻。苏长歌也被将士们的意志所感染。随即高举手中的旗帜。奋力挥舞起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蛮夷终不还。”“有诸位壮士在!”“这一战,我大晋必胜!”苏长歌声嘶力竭的喊出最后一句。蓬帐下的老皇帝,还有太子以及老信国公等人,情绪都高涨到了顶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蛮夷终不还。”这一刻。老皇帝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甚至比手掌天下大权还要更让人兴奋。随即,他看向眼前挥舞旗帜的少年郎。想到昨日确证为实的灌钢法。老皇帝转头看向太子。“此战若胜。”“太子,你以为朕该如何封赏苏长歌?”众目睽睽下,老皇帝开口询问太子,闻言,太子顿时心领神会。“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此战若胜,挫败蛮夷锐气,扬我大晋国威,乃是大功一件!”“所以应当封苏长歌为侯!”太子开口,中气十足。然而,就在话音落下的一刹那。文官队伍中。丞相一党的人面色大变。下一刻。还不等老皇帝回答太子的话。都察院一名御史言官,快步走出队列,朝着老皇帝拱手作揖。“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太过!”“就算此战击败蛮夷。”“苏长歌之功,也不足以封侯!”御史站出来否决太子提议。话音落下。满朝文武一片哗然。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七十二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蛮夷终不还!封苏长歌为侯?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