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本官给你一个重新组织罪名的机会(1 / 1)

(皇宫,延和殿内。老皇帝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自登基以来。四十多年内他没有一天不勤政图治,兢兢业业的处理国事。但可惜,这并没有太大作用。大晋国运依旧势颓。没过多久,许是人老了,老皇帝揉了揉眼睛,看向旁边的太子。“皇儿,你来代朕批阅奏折。”老皇帝开口。闻言,太子恭敬的点头答道。“诺。”批阅奏折对他而言谈不上僭越。身为太子,而且还一干就是四十年,他很早就开始帮着处理国事。而后,老皇帝从座椅上起身。习惯性的摇晃手臂,活动因为久坐而僵硬的筋骨。太子就在旁边等着。四十年了,不急这一时半刻的。很快,老皇帝舒展完筋骨,正准备给太子腾地方。突然一道人影走了进来。“陛下,太学院严院长求见,说是有要事要向您亲自禀报。”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听到严院长,老皇帝眉头微蹙。经过上次监丞怠慢圣意一事,他心中对这个老儒生有些厌恶。但对方是大儒,而且明言有要事禀报。若是不见影响也不太好。随即,老皇帝开口道。“既然是要事,那你领他过来吧。”“喏。”太监答应一声后便退下。不多时。严院长被领进延和殿。望着殿内两人,恭敬的行礼喊道:“老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严儒不必多礼。”老皇帝开口,让他有话快说。“陛下,老臣此次求见。”“乃是为了揭露苏长歌所犯恶行。”严院长语气凝重的说道。话音落下。老皇帝和太子眼神微变。揭露苏长歌恶行?对方之前还在校场阅兵,与你们主和派的人闹出矛盾。这才过了几个时辰。你就跑来弹劾,有必要这么心急吗?想到这,老皇帝和太子看向严院长的目光不由多出几分厌恶。觉得他是故意打压苏长歌。“哦?”“苏长歌所犯何事?”老皇帝语气平淡。他已经想好,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直接呵斥严院长一顿。敲打下这些主和派的人。毕竟他都已经公开表态支持苏长歌。但主和派还敢这么跳。早上闹矛盾,午时就急不可耐的跑过来弹劾,真当他的话是摆设?此时,随着皇帝的声音落下。严院长出声说道:“陛下,就在刚才,苏长歌恃宠而骄,煽动学子闹事,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司业和外族学子动手。”“刘司业年近六旬,可怜被他打的至今仍在昏迷当中。”“外族学子更是身受重伤,半死不活。”严院长删繁去冗。将苏长歌犯下的累累恶行秉公上报。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道愤怒的喊声。“老贼,你休要在这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往我夫子身上泼脏水!”下一刻。赵恒急匆匆跑进来,怒视面前的严院长。他是中途被苏长歌派过来的。一听严院长有可能会在陛下面前诬告,马不停蹄的就跑了过来。“恒儿。”“陛下面前,不得放肆!”看到儿子闯进来。太子抢在老皇帝前怒斥一句,接着又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说话间,老皇帝注意力被转移。看着眼前这个英姿飒爽,样貌与昔日自己有些相似的孙子。并没有怪罪他鲁莽的意思。上下打量了一眼。发现赵恒的气质比曾经刚毅不少,而那股纨绔之风已经看不到。“看来苏长歌教的不错。”老皇帝心忖一句。同时目光好奇的看着赵恒,等待他将事情的原委说出来。而此时,赵恒听到老爹太子的呵斥。先是拱手朝皇帝请罪。“孙儿一时鲁莽,还望皇祖父恕罪。”说完,他看向严院长,冷声道:“好一个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老贼。”“此事分明是蛮夷调戏我大晋女子在先,欺辱学子在后,而刘司业助纣为虐,故意偏袒蛮夷,让受害之人给蛮夷道歉。”“如此行事。”“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难道蛮夷就能踩在我们晋人头顶作威作福,逃脱律法制裁?!”赵恒开口,怒声质问道。在来此之前夫子就对他说过,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随性而为就行。有了夫子这话。赵恒自然无所顾忌。该骂就骂。而此时,听完赵恒这番解释。太子脸色陡然变冷。因为蛮夷派铁骑过来交战一事,他对蛮夷和主和派本来就不太喜欢。现在一个小小蛮夷在大晋土地做错了事。居然要受害之人向他道歉?凭什么?我大晋什么时候需要向蛮夷如此卑躬屈膝,连依法处置都不敢了!心念至此。太子握紧拳头,赞赏的看了儿子一眼。与此同时,老皇帝知晓了前因后果,目光投向严院长。“严儒,此话可为真?”老皇帝开口,语气冰冷的问道。他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欺瞒自己。而如今严院长竟然敢在言语上做手脚,不提前因,只谈苏长歌之过。试图欺瞒自己。这让老皇帝心中极其不悦。然而,严院长此时却是不慌不忙的说道。“回禀陛下,皇孙所言为真。”“刘司业确实有偏袒之嫌。”“但老臣在得知此事后,已将那外族学子送去府衙领罪。”说到此处。赵恒怒气勃勃的出声打断道:“若不是夫子以自首交换,你岂会心甘情愿将那蛮夷送到府衙?”“皇孙如此说可有证据?”“老夫一向公正,当时确实不知道此事,否则也不会放任刘司业乱来。”严院长轻叹一声。三言两语化解赵恒的攻势。随后继续道。“陛下您有所不知。”“那外族学子真琏伽,乃是蛮夷王族。”“苏状元对此时处置结果感到不公,臣能够理解,但他不该擅作主张,动手殴打刘司业,煽动学子闯入学宫闹事。”“更不该在明知真琏伽蛮夷王族的身份下,仍动手将其打成重伤。”“此等恶行,必须予以严惩。”“给蛮夷王族一个交待。”“否则必然影响大晋与外族的邦交。”“到时两国兵戈相交,生灵涂炭,社稷动荡,恐对陛下与大晋不利!”严院长开口,将事情扯到邦交上。这就是他此番布局的妙手。只要涉及两国邦交。就算陛下再想保苏长歌,也要顾虑百官和江山社稷。严惩或许不太可能,毕竟是太子心腹,但起码得给蛮夷那边做做样子惩戒一下,就跟上次苏长歌殴打外族使臣一样。而这,对严院长来讲就够了。如今心学还在萌芽阶段,只在皇都内传播,理学整体上占据绝对优势。他要做的。就是借机泼脏水,搞臭心学和苏长歌。遏制心学向外传播的速度。而此时,伴随严院长的声音响起。老皇帝眉头微蹙。他听得出来,这个老儒生是借邦交之事逼迫自己处置苏长歌。但没办法,这件事他必须要给出个态度。毕竟挨打的可是蛮夷王族。想到此处。老皇帝心中对苏长歌也不禁有些微恼,这小子可真会闯祸。上次是蛮夷使臣。这一次直接就蛮夷王族。下一次是谁?蛮夷王的子嗣,还是蛮夷王?就不能消停一两天吗?心念至此。老皇帝看向身边的太子,问道:“皇儿,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闻言,太子眸中闪过犹豫之色。按他的想法。那当然是不处置苏长歌了。毕竟本来就是蛮夷和刘司业有错在先,凭什么给苏长歌论罪?但父皇老暮了,处事一向求稳。这话他不能说出口。随即,太子拱手答道:“儿臣以为,应当召集朝臣商议此事。”既然自己不能说,那就换官员说。主和派虽多。但苏子由也不是吃干饭的,更别说还有两个国公撑腰。到时候自己只要下场带波节奏,就算父皇要惩罚苏长歌给蛮夷王族一个交待,那也顶多是罚俸或者禁足了事。毕竟那蛮夷王族只是受了点伤而已。人还好好的又没死。正好可以让蛮夷涨涨记性。而此时。也就在太子的声音落下后不久。老皇帝轻轻颔首。“既然如此,那便按你说的那样,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处置苏长歌。”话音落下。听到要处置夫子。赵恒顿时急了,想出声替夫子争辩。但却被太子给抬手拦下来。“儿臣遵旨。”“这就派人召集群臣到承天殿议事。”太子说完,就拉着儿子赵恒一同离开延和殿,不在此事上多做争辩。毕竟当了四十年太子,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老皇帝。一旦做出决定,除非有更好的办法,否则强行争辩只会引来愤怒,还不如想想如何大事化小,将影响削减到最低。也就在太子和赵恒前脚刚走。老皇帝看向严院长。“严儒,你先去承天殿外等着吧。”老皇帝开口。丝毫没有留他下来的意思。“老臣遵旨。”听到此话,严院长拱手行礼后离开,眼中难掩失望之色。不是因为老皇帝没留他。而是陛下和太子在得知此事之后,脸上竟然连一丝愤怒都没有。这不对劲啊!陛下之前不是特别看重两国邦交吗?现在怎么变得冷淡了?因为不是朝臣,严院长不知道校场一事,所以现在才会感到奇怪。不过他也没太过失望,在他看来,陛下至少没包庇苏长歌的罪行,还是决定召集群臣议罪,如此他的目的就达成了。而与此同时。苏长歌这边却是热闹非凡。太学院和刑部相距甚远。但苏长歌并没有选择搭乘马车,而是带着上百名学子一步一步走过去。他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弟子赵恒去救自己。任何问题,必然都包含矛盾。就比如说这次的事情。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他打的那个人是蛮夷王族。老皇帝为了给蛮夷一个交待。必然会惩罚自己。这其中的矛盾就是自己在老皇帝心中的重量,远不如安抚蛮夷王族。或者换句话,惩罚自己所带来的影响,没有蛮夷王族带来的影响大,两害相权取其轻,惩罚自己对皇帝最有利。正因如此。苏长歌要解决这次的事情。就必须增加自己在皇帝心中的重量,或者加大惩罚自己带来的影响。心中如此想着。苏长歌身后不时传来愤慨的声音。“蛮夷欺我晋人还有理了?”“苏状元仗义出手,他没有错!”“一群助纣为虐,吃里扒外的杂种,也配称为读书人?”“啊呸!”“他们就是被苏状元打死也活该!”“苏状元不畏权势,刚毅正直,为学生出头惩治蛮夷,这怎么能算违法!”苏长歌身后,一道又一道声音响起。离开太学院后的一路上。百姓们看到苏长歌这支上百人的队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忍不住跑过来询问发生什么事。而当百姓从学子嘴里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看到文世杰脸上被真琏伽殴打的伤痕后,顿时气急,一同加入队伍当中。直到现在为止。大概已经聚集了上万人。其中虽然有凑热闹的,但更多的是发自真心的为苏长歌鸣不平。或许百姓们没读过几本书。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辨是非、他们的心中就没有正义感。恰恰相反。百姓们往往是正义感最强的群体。因为他们不需要权衡利弊,不需要想那么多,所以做出来的判断更纯粹。就比如现在。在百姓们朴素的认知当中。蛮夷是外敌,晋人是同胞,现在外敌欺负同胞,还要责罚同胞?这算哪门子的道理?也正是这样,为苏长歌鸣不平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而这便是苏长歌的武器。民心。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便是皇权,也要顾及百姓的想法,否则民怨四起,动辄天下倾覆。就算皇帝手中的士卒再多,也没办法与百姓对抗,最多只能强行镇压一时,想安稳的做好天下,还得顺从民心来做事。苏长歌此次之所以自愿入局。就是为了借此事激起民愤,趁机博取人心。这并非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民心用之正则正。苏长歌不认为自己是道德完人,但也自认比那些腐儒和权贵要好。同时,他将来要做的事。少不了民心的支持。至于说皇帝猜忌,只要他没有损害到皇帝的利益和权威。而且还顶着个忠臣的头衔在。皇帝最多只是忌惮,而不会贸然对他下手,因为承担的风险太大。就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当苏长歌来到刑部时。他的身后已经跟了数万人,这些都是自发前来的百姓。刑部门口的守卫几时见过这阵仗。一时之间愣在在原地。“这位兄台,劳烦通传李侍郎,就说状元苏长歌前来自首。”苏长歌走上前说道。听到这番话。守卫回过神来,瞥了眼百姓,然后又看向苏长歌,目光中充满怪异之色。你这是来自首?他这辈子何止是没见过,简直连听都没听过有谁自首背后跟着数万百姓!如此想着。守卫却不敢怠慢。急匆匆的按照吩咐跑进刑部府衙内喊人。很快,苏长歌并未等太久。就见一缕长髯的刑部侍郎李常顺跑了出来,一脸惊疑的问道。“苏状元,你这是搞那出啊?”李常顺开口。望着面前这数万百姓,他不由干咽一口口水,顿觉压力如山。“滋事斗殴,前来自首。”苏长歌出声回答道。听到这番话,李常顺一脸懵逼。啥?滋事斗殴?你背后跟着数万名百姓,你告诉我你这是与人滋事斗殴?求你了。本官给你一个重新组织罪名的机会。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七十八章:本官给你一个重新组织罪名的机会免费阅读。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