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老皇帝的声音落下。大殿内顿时死寂。那名御史更是直接呆愣在原地。他不理解,自己只不过是日常抬杠而已,怎么就突然要砍头了呢?直到侍卫上前擎住他的两条胳膊,他才回过神来,如果再不挣扎,自己大概可能也许真的要死了,几十年寒窗苦读化为乌有。“陛下!饶命啊!”“臣此番乃是拳拳忠心之言,为大晋江山社稷着想!”御史高声呼喊着。下一刻。关系亲近的同僚纷纷站出来求情。“陛下,还望您看在杨御史对大晋忠心耿耿,饶他一命吧。”“杨御史照规矩谏言,不可杀呀。”“忠言逆耳,或许楚国公和苏尚书将来没有忤逆造反的心思,但身为谏臣,自当替陛下考虑,出言警醒,防范于未然。”“臣等恳请陛下从轻发落!”一道接一道声音响起。老皇帝却是懒得理会这群官油子。“拖下去!”“敢有为其求情者,视为同谋,一并斩首示众,绝不姑息!”冷肃的声音落下。刚才还求情的众人顿时傻掉。不只是他们。就连站在皇帝身边的太子,此刻也有些震惊,父皇这是...疯魔了吧?一般来说,皇帝即便有心偏袒臣子,也顶多是明里暗里照拂一二,可现在这情况,完全是亲自下场替苏长歌两兄弟树威。但很快,太子便明白过来。如今朝局纷乱不休。甚至已经有人敢勾结外族,出卖大晋,而这伙人很有可能就是老旧派。在这种情况下,只剩下两条路可选,一是拉拢秦相这派,安抚为主,以此换取稳定,二就是快刀斩乱麻,让少壮派快速掌权。这两条路都各有优缺点。前者求稳。只要秦相等老旧派不搞事,大晋便可以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战争当中。可也并不保险,老旧派中可能依旧会有人借机生事。后者就是皇权亲自下场,打破规矩,直接扶持少壮派上位,不服者全部用武力镇压,但弊端就是,一旦前线崩盘,老旧派必然拼死反扑,大晋岌岌可危。而显然,父皇宁愿赌一把。也不相信秦相等人。不过假如换做是自己来选,恐怕也会做出跟父皇一样的决定来。毕竟就老旧派的种种表现来看,实在太令人失望,四座边镇,几十万百姓,甚至有可能情报有误也是他们弄出来的。站在父皇的角度上。太子十有八九也会这样选。正想着。侍卫已经将犯事的御史拖下去。殿内文武百官静若寒蝉,低眉顺耳,不敢直视已经杀疯了的皇帝。“还有谁对此事有异议?”老皇帝此时开口。声音响起。秦相一伙人面色阴沉。他么的!皇帝此刻摆明了不讲道理,用武力掀桌子,哪里还有人敢站出来反驳?!“既然众爱卿对此事已无异议。”“那朕这便下旨,册封吏部尚书苏子由为中书省右丞,协助朕统御百官!”见再无人阻挠,老皇帝立即敲定此事,并示意身边太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圣旨,显然在这件事上他一刻也不愿多等。“奉天承运....”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百官齐齐看向苏子由。有羡慕,有嫉妒,有兴奋,甚至还有恨意,但总体还是嫉妒者居多。毕竟在他们看来,苏子由虽然有能力,但能刷新大晋的记录,三十几岁就拜相,位极人臣,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个圣人弟弟。一念至此。怎么能让人不心生妒意。而很快。当圣旨宣读完后。苏子由在礼数上自然不会有所怠慢,恭敬的朝老皇帝作揖行礼。“臣苏子由,拜谢陛下拔擢!”“定不辱圣上所托!”当接过圣旨的那一刻,苏子由激动的握紧圣旨,两手忍不住颤抖。虽然早在上次,陛下就提过要升他为相,但当圣旨真正下来的那一刻,他心中纵然再努力克制自己,却还是忍不住兴奋。要知道,这可是丞相啊!文官的顶点!多少人穷其一生都无法抵达的巅峰!而就在不远处,苏长歌看着激动不已的兄长,眼中自然是同款喜悦。兄长的为人,虽然谈不上高风亮节,该收的孝敬是一样没少收,但也的确是位能臣,否则也不可能三十多岁就坐到吏部尚书。如今兄长当上丞相。对自己而言。自然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虽然顶着圣人的名头。可因为某些缘故,手上并没有什么实权,大概算是有话语权的吉祥物。兄长的上位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日后推行新政,有皇权、读书人和官员三方支持,可能会遭遇阻挠,但一样可以横推过去。当然,这一切一切的基础。皆在于打赢这场仗。只要能获胜,就跟自己前世记忆中那位推行摊丁入亩的肝帝一样。不管是书香门第,还是高门大族,亦或者当朝权贵,即便嘴上骂咧咧个不停,但在绝对的武力下,身体还是无比诚实。心念间。老皇帝册封为苏子由为相。安排好钱粮统筹之事。就开始进入这次紧急朝会的下一环节,调遣将士支援前线。“信国公!”“臣在!”老信国公站出来。“此次蛮夷可汗托雷,亲自率领百万大军攻打大晋。”“边关告急,军情刻不容缓,朕知你通晓军略,又掌兵数十年,曾数次率军迎战蛮夷,这两国交战之事,非老将军你不可。”老皇帝开口。“陛下如此信任老臣,老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誓死不让蛮夷踏入山海关半步!”老信国公中气十足的喊道。旁边的卫国公有些酸。什么叫非他不可,自己也数次率军抗衡蛮夷好不好?当然,他也知道陛下对自己另有安排,毕竟西域那边也率军来攻,但这话听的就很不得劲,显得老夫比这狗东西差。“好!朕授你为征虏大将军”“立即带三千营将士和五十万将士,火速赶往山海关,统筹军务!”老皇帝下达完口谕。转而将目光望向台下的卫国公。“西域诸国与我大晋有上百年未曾交锋,此番与蛮夷联手,来势汹汹。”“如此危急时刻,朕知卫国公乃军中宿帅,数次拒敌军于疆土之外,功绩甚高,此次抵挡外敌,还要辛苦老将军。”老皇帝的语气轻缓。他在决定两位国公谁迎战西域和蛮夷的问题上,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让卫国公去打兵力较少的西域。这当然不是卫国公弱,而是这位老将军更擅长坚壁清野,打防守战。但老皇帝从来没把西域视为真正的敌人,蛮夷才是他预想的主战场,同时他要的也不仅仅是守住,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只要胜了。从此以后大晋将迎来数百年和平!“陛下言重了。”“老臣愿领兵前往!”卫国公面容一正。若是可以,他当然想跟蛮夷干架,赢了之后功成名就。但他也知道陛下安排另有深意。所以才没有去争抢。否则要是换平常。你不争就等于将军功拱手让人,手下一伙将士都得跟着饿肚子。到那时,成天看别人吃的油光满面,还有谁愿意跟你混?真当各个都是高风亮节?人家脑袋拴腰上是为了出人头地的!“好!朕授你为征西大将军。”“立即率三十万将士,火速赶往雁门关驻守,统筹一切军务。”老皇帝开口。将大晋最后的底钱也给出去。倒不是彻底无兵可用。而是皇都必须要留十万将士驻守,还有一些地方郡县也要士卒留守。否则万一有人乘乱起兵,朝廷没有大军镇压,内忧外患之下,边军是不顾前线回援京师呢,还是眼睁睁看着内部造反呢?“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卫国公拱手领命。老皇帝点点头,目光挪向两位国公身后,一直不说话的苏长歌。“陆尚书年事已高,代掌锦衣卫和东厂已然劳神费力,楚国公既为大晋学宫司业,素有文名,便代祭酒照看大晋学宫。”声音响起。苏长歌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陛下。”“臣愿赶赴前线,守卫国土!”如今外敌来袭,让他当个教书先生,他自是不能心安理得。毕竟若是以前一个普通儒生,那也就罢了,能力摆在那,前线多他不多,少他不少,然而他现在身负天下民望,乃是当世之圣,自然不愿待在后方。在苏长歌看来。哪怕是自己留在前线什么都不做。也至少能起到表率作用。就像天子亲征一样。圣人守国门,同将士共赴国难,必然会提升大晋将士的士气。但当老皇帝听到他的话。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不行!”开玩笑,苏长歌可是大晋的吉祥物。虽然受天道眷顾,气运所钟,但毕竟是一介文弱书生,而前线又凶险无比。万一他要是出点事,哪怕是磕着碰着,这对整个大晋来讲都是损失,总而言之,老皇帝宁愿自己去前线都不想他去。至少自己殉国还有太子。苏长歌殉国。他上哪再去找个圣人吉祥物?“陛下,文圣曾有言。”“君子者,驷不及舌;臣此前曾对百姓承诺,愿身先士卒,与大晋共患难!”“如今外虏肆虐,臣欲践行大义!”“恳请陛下恩准!”苏长歌开口,振振有词。但就在这个时候。刚封为相的兄长跳了出来。“不行。”“文圣还有一言,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亚圣述之,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楚国公你乃当世圣贤,朝廷肱股之臣,岂能置身于两国交战的凶险之地?”“而且你既不晓军务,又身体孱弱。”“到了前线,莫非还要两位大帅分心照顾你吗?!”苏子由直接出言将弟弟怼回去。什么事他都能答应。但唯独去前线这件事,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阻止弟弟这个危险的念头。而此刻。老皇帝见苏子由站出来反驳。很是高兴。对,就得这么怼这小子!别以为什么事他都可以任性妄为,无法无天,读书人就该干点读书人的事。随即,老皇帝出言附和道:“苏长歌,常言道长兄为父,你乃你兄长抚养长大,理当遵循孝道,听你兄长的话安心留在学宫。”“而且你若真想与大晋共赴国难,朕授你户部侍郎一职,负责管理钱粮调配。”随着声音响起。文武百官听着这轻声安抚的语气,满来怪异之色。这特么还是刚才杀伐果断,心狠手辣的皇帝吗?怎么到苏长歌这就好声好气的安抚起来?说话的时候语气能不能重点!与之同时,太子的声音缓缓响起。“本宫近来事务繁忙。”“若楚国公有心为国效力,可担任大学士,替本宫分忧解难。”话音刚落。礼部尚书陆从俭、户部尚书沈林、信国公和卫国公等全部站出来。很显然。在阻止苏长歌上前线这件事上。老皇帝、太子、苏子由这三个平日最支持苏长歌的人,以及朝堂上关系匪浅的长辈朋友,这些人十分有默契的联合在一起。看到这一幕。苏长歌不禁有些头疼。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弱不禁风,不晓军务....好吧,这个确实不晓。但弱不禁风就有些夸张了。他记得曾当众表现过射箭的手艺,世人皆知他有九品武夫之力。啥时候这也叫弱不禁风了?看样子。终究是自己藏得太深。以至于世人对自己有诸多的误会。如此想着。看着面前眼神坚定的反苏轴心联盟。有心上战场的苏长歌,并没有暴露自己实力的打算,而是乖巧的点点头。“陛下所言极是。”“长兄为父,刚才是臣一时失言。”“臣在此谢过陛下、太子殿下赏识,但户部侍郎和大学士之职便免了。”“臣才疏学浅,不晓政务,也无足够的经验阅历,且暂代祭酒之位,为国培育良才,并在此预祝两位国公大破蛮夷,平定西域,早日凯旋回朝!”苏长歌开口。伴随这服软的声音落下。老皇帝顿感欣慰。这就对了。读书人老想着上战场干什么,你在后方老实待着,不比什么都强吗?难不成你到了前线。还能以一敌万,横扫蛮夷和西域?年轻人,终究是走的太顺。自以为天下无不可成之事,殊不知有些事并非人力所能勉强。不过话说回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苏长歌在言语交锋中落败,看样子这个反苏同盟很是靠谱,以后这小子再任性还得这么来。此时此刻。抱有这个想法的不只是他。太子、苏子由,还有礼部尚书等人,本来凝重的脸色瞬间缓和。原来理直气壮的教训圣人。可以这么爽!下次继续!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八十三章:臣欲践行大义,朕不许!反苏同盟,苏长歌服软!免费阅读。 , )
第一百八十三章:臣欲践行大义,朕不许!反苏同盟,苏长歌服软!(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