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见。”“小友还是这般潇洒跳脱。”看着眼前的忘忧,文圣面带笑意,并没有计较她的言语冒犯。此时,忘忧也从惊讶中回过神。她清楚的知道,这可能是自己见文圣的最后一面,而文圣在舍身合道前找上自己,必然不是为了叙旧,而是有什么事交待。“夫子可是有事嘱托?”忘忧开门见山。“嗯。”文圣点了点头,接着拿出一卷道经,说道:“请将此篇道经转交给后世之圣。”“道经?你们儒生又没有法力,无法修炼神通术法,要这东西有何用?”忘忧接过来瞥了眼,有些疑惑的看着文圣。“圣人可以。”文圣简短的答了一句,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不足以解释天地文宫的事。而这让苏长歌感到有些遗憾。“小友,此物内设问心考验,惟有通过的儒生方才能修行,如若有一天,你碰到了你觉得合适的人,便将此物交给他。”声音响起。忘忧想都没想直接摆手拒绝。“晚辈怎么能行。”“万一我看走眼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到了恶人手中该怎么办?”忘忧开口。她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活明白。如何敢担此大任。看她这样子,文圣淡淡一笑,“侠者,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小友你既是修士,又行万里路,惩恶扬善,接济贫苦,坚守善心,担得上仁者之名,此物交到你手上,再合适不过。”说到这。文圣突然叹了口气。“老夫目前所能信任的,唯你而已。”此话一出。忘忧看着这个舍身合道的老者,临死前最后一个请求,不禁起了恻隐之心。“既然大个子你都如此说了。”“那行吧。”她是修士,寿命悠长,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文圣口中合适的后世之圣。“老朽在此谢过小友。”文圣立即执礼拜谢。见状,忘忧和苏长歌两人瞬间有种被文圣给坑了的感觉。但就在这时,文圣魁梧的身躯开始虚化,而他也再看了忘忧一眼,意味深长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记住,不论身处何种境地。”“勿忘本心。”“这世间生民就托付后辈你了,”此话一出。苏长歌的心猛地惊了一下。不是自己的错觉。文圣似乎真的可以看到自己,否则又岂会突然说出勿忘本心的话。只是他现在没法追问,只能看着文圣渐渐消失,而忘忧也没将这话放在心里,只当文圣是在鼓励自己负重前行,勿忘本心。“大个子,我一定不会负你所托。”忘忧语气坚定的说完。迈起步伐,迎着太阳的曙光,孤身走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苏长歌的心情则沉重起来。文圣能看见他。说明他并非只是一个看客。这个世界也不仅仅只是一场大梦,它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毕竟虽然主导身体的意识不是他,但他能看到,能闻到,能听到,能感知到身边一切,这里同真实世界没有任何区别。若是此界非梦,有没有一种可能。从头到尾就没有苏长歌。一切只不过是坠机青年的一场梦,他穿越后带着未来记忆直接到忘忧身上。这个念头一生出。苏长歌对真实和虚幻界定渐渐模糊。但忘忧并未停下脚步。她如曾经那样,一边经历红尘一边修行,修为与日俱增。而后不知过了一百年,还是两百年,苏长歌也记不太清,已成四品修士的忘忧,重游鲁国时,遇到了一个叫做孟轲的年轻儒生。他不似文圣那般高大魁梧。但他给苏长歌和忘忧的感觉,仅亚于文圣,只不过又与文圣有些不同。文圣尚仁,因为仁是发自人内心那一点脆弱但光辉的善,是对家国的责任,对生民的悲悯,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孟轲同样如此。但他在这基础上补充了‘义’。义者,宜也。言行举止皆要适宜,合乎正义,在义的范畴内,不逾越行为规则和方法。简单点来说。义是一个人应有底线和原则。而他本人就像是一轮骄阳,似二十岁少年纵马扬鞭,快意恩仇,只要内心坚定的事,虽千万人,吾往矣,豪迈潇洒。也正是因此。忘忧对孟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考验。想试探他的人品到底怎么样。身上有无法力。虽然这些考验在苏长歌看来很呆,但孟轲还是上当了,或者说他是自愿的。孟轲是个积极主动的人,在道义和未知危险之间,他会坚定选择心中道义,即便明知是套路,但却不忍看见他人受苦。哪怕明知只有万一的可能,他也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就如他所言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有些事情既然见到了。动了恻隐之心。那就绝对不能当作没看见。于是在经过一番折腾后,孟轲顺理成章的通过了忘忧的考验。她也将文圣托付的道经交给了孟轲。但孟轲在收下后没多久。便又将道经还给她,并请她交给后世之圣,自己则如昔日的文圣一般周游列国,去寻找文圣未能找到的,让天下大同的法子。而刚还在为完成文圣嘱托松了口气的忘忧,又被迫重新背上重担。气得她的骂了孟轲好几日。“一个个的真当我是工具人啊!”话虽如此,忘忧不忿归不忿,但还是再次带着重担踏上路程。不过这一次,她没有选择继续游历。而是回到山上潜心静修。数百年的光阴她见过太多的人,经历过太多的事,此刻的她需要完全静下心来,回味过去的所有,从中明悟自己的道。苏长歌被动的跟着她一起回山。不过在这数百年里。就像亲身经历过这些事一样,他也生出了万千感悟,与心中道理相互印证。然而,这段时间终是太长太长了。试想一下。他两世加在一起也才不过四十多年。但在这方世界却待了数百年,且这里的一切都如此真实。这也导致,苏长歌从刚开始坚定这里是虚假的梦境,到文圣时心中产生怀疑,再到现在,连他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边是虚幻,哪边是真实。直到有一日。忘忧在山中打坐感悟天地自然。突然间。就如当初文圣舍身合道时那样,整片天地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而后,一轮骄阳悬挂于空。孟轲的声音响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昔日圣师杀身以成仁,补全儒道,今我孟轲不才,天地为证,日月山河为鉴,我欲效仿文圣,舍身取义,补全儒道!”“愿后世儒生,人人善养浩然正气!”清朗的声音响彻整个世间。而目睹亚圣陨落。苏长歌心中既感到难受,又充满对这位上古圣贤的敬意。亚圣曰,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说文圣的‘仁’是从善如流,那亚圣的‘义’,则是一种积极主动去践行善的理念,义的存在让人明白善恶对错的界限。并鼓励人们去实现自我价值,去努力追求符合道义的事物。而其宣扬的性善论和民本仁政思想。千年后更是成为政治正确。不管权贵们心中再怎么瞧不起百姓,也绝不能在公开场合表态。或许这样会导致伪君子出现,但若是权贵明目张胆表态,却不会受到道义上的抨击,显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更加之大。“后世儒生苏长歌。”“恭送亚圣。”苏长歌心念一句。这一刻,真实还是虚幻对他已经无所谓,此感由心而发。而忘忧在亚圣舍身合道之后,她沉默了良久,似是在为一位故友突然辞世而感到难过,又像是对孟轲舍身合道的惋惜。但寿元长就有一点不好。日子还是要继续。忘忧在闷闷不乐半年之后,重新拾回本心,恢复了活泼率真的样子。样貌也是自此时,从妙龄少女变成女童,整天自由自在的在宗门内闲逛,或者去其它仙宗串门,从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就如此,又过了几百年光阴。当听到有人说齐国出了个叫做荀卿的大儒,离经叛道,宣扬性恶论时。忘忧来了兴致。她不远数万里来到了齐国之地。并见到了荀卿这个人。与文圣的宽仁,亚圣的义气不同。荀卿很冷酷,成天板着张脸,不好相处,跟谁都欠他钱似的。他认为人性本恶,百姓看到他人行恶,不用付出半点代价便能轻松获利,会跟着一起效仿,而仅靠道义完全无法限制恶行。必须要有强而有力的手段惩治他们!也正是这种冷酷无情。整个齐国的王公贵族都不喜欢他,百姓中也有人在背后偷偷骂他。但经过长达两年半的观察和考验,忘忧发现这个圣人练习生人还是挺不错的,做起事来虽然冷酷,但这种冷酷亦是一种善。不论是何人,不论是何身份。皆是一视同仁。而荀卿所推崇的礼和法,实现了对世间所有百姓的相对公平。既明确了权贵掌权的合法性,又切实保护了弱者的尊严不受强者肆意践踏,在这个混乱的世道,已经算是极为不错。如果说亚圣的仁义是发自内心。那么荀卿的法。就是借助朝廷的严刑峻法,严惩哪些违反‘仁义’底线的恶人。王侯犯法,与庶民同罪!对此,忘忧虽然对荀卿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但也敬重他的理念。并且认为这就是文圣、亚圣寻找一辈子未得其果的答案,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忘忧将道经交给了荀卿。对方很理性,看谁都像是不法分子。但在忘忧的一通解释之下。荀卿还是选择相信。只是与当初的亚圣孟轲一样,他之后又将道经还给了忘忧。此刻的他,像是坚定了人生目标,没有半点犹豫,辞去了齐国官职,带着众多弟子投入了当时被贬为虎狼之国的乾国。忘忧自然气的又是一阵谩骂。但好在她已经习惯。于是在世间逛了一圈后,她便重新回到宗门,想打破桎梏冲击三品。只是等她从闭关中出来以后,却发现人间变了个模样,诸侯列国全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大乾’的王朝。与此同时。百姓们再也不需要担心战火纷争。世间一切事物走向繁荣。似乎文圣和亚圣期盼的天下大同当真来临,战火离人们越来越远。而对人间发生巨变感到好奇的忘忧,打听一番后才知道,原来是荀卿辅佐帝王统一天下,平定诸国,才有了如今的安宁。但在统一的过程中。整个天下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死伤的人数高达千万之多。“要想完成统一,牺牲不可避免。”“所以我们才要更珍惜当下。”作为后世者,苏长歌对荀卿的举动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但作为一个人,对于那些战争中死去的将士、百姓,他同样充满怜悯,也正因如此,必须要珍惜天下统一带来的和平。可以说,在三圣之中。文圣,亚圣身上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而礼圣的法显得冷酷无情。前两个想着弘扬仁义。礼圣则是个逻辑鬼才,我抑制打压了恶行,不就等于弘扬了仁义吗?从实际情况来看,礼圣的做法是对的,他将行恶的成本拔高,百姓们害怕刑罚不敢作恶,只剩下俯首听话和行善两条路。但没过多久。荀卿也迎来了自己的终焉。“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荀卿不才,天地为证,日月为鉴,愿以身立法,补全儒道!”声音回荡在整个世间。而见他舍身合道。天下虽然有人为他难过,但更多的却是欢呼声,这个无情的家伙终于要死了。苏长歌听到世人对荀卿的恶议,心中感到一股悲凉,辅佐帝王统一神州,为这片征战不休的土地带来和平与法制,但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大部分世人的不理解。礼圣或许也知道这些。但他不在乎。从他决定发动战争统一天下开始,他就做好了被世人唾骂的准备。而圣人送葬者忘忧,虽说是一回生,二回熟,这都第三回了,应该感到习以为常,但在荀卿死后,她还是难过了一阵子。毕竟怎么说也暗中观察了他两年半。而苏长歌则渐渐期待起来。因为再过几百年。就到董圣了。只是就在他抱着这种想法过去几年。突然有一日,他眼中的景象顿时化作白茫茫一片,而后他猛地惊醒。“先生,请问您需要帮忙吗?”苏长歌转头看过去。一个身穿制服的空姐出现在眼中,刹那间,他懵了。难道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南柯一梦?或者说。自己此刻仍然在梦境当中?到底哪里才是真实的?这一刻,苏长歌陷入了对世界的怀疑当中,无数念头纷纷冒出来。就跟楚门的世界一样,倘若你突然发现,你所见到的都是虚假的,父母、家人、朋友都只不过是人为设计或者一场大梦。你会如何?会怀疑。陷入对身边一切事物的不停怀疑。苏长歌现在状态就是如此。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儒道,圣人,大晋,天下百姓,神通术法,鱼幼薇等等。他不确定这些人与物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他们只是自己的一个梦?同时,他也不确定现在所处的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一切的一切,仿若虚幻。然而,就在他头脑昏乱之际。一道声音突然响起。“小友,不论身处何种境地。”“勿忘本心。”文圣的话宛若暮鼓晨钟。苏长歌脑中的诸多杂念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眼中一片清明。“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不管是蝴蝶梦我,还是我梦蝴蝶,这个世界是虚幻也好,真实也罢。”“既然无法避免这一切,那便坚守心中的宁静,不为形役,不为物累,以平常心去看待、去感悟这一切,行事勿忘本心。”一念至此。苏长歌阖上双眼。耳边一直传来空姐的声音。“先生,你怎么了?”“先生!”“.....”此时此刻,苏家府邸内。忘忧小小的身体坐在椅子上,两手托着下巴,大眼睛看着沉睡的苏长歌。“希望你别是我送走的第四位圣人。”她心中暗念一句。但就在此时。苏长歌的身体表面浮现淡淡金炁。一股浩瀚的威压席卷全场。察觉到异常,忘忧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撼,难以置信的盯着苏长歌。“无上神通?”“他竟然推衍出了无上神通!”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第一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新第一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弟,你再闯祸,哥哥我就要篡位了更新,第一百八十八章: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真亦假时假亦真,推衍无上神通!免费阅读。 , )
第一百八十八章: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真亦假时假亦真,推衍无上神通!(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