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上午。休息足够了。四人一狗重新启程。经过了一个又一个村,见到了一个又一个商队。杜布开始还觉得大开眼界。后来他觉得不过如此。过了五日,象鼻河更加宽阔平坦。附近村落越来越多。官道从一丈宽增加到二丈宽。来往客商更加密集。前方隐约可见到摩托罗城高大的城墙垛子。——“再过半响,就能进到摩托罗城了。”爷爷、王麻子和二狗子仨大人都很欢喜。他们也都用用头巾抹了把汗。昨日二狗子和王麻子药材都卖掉了。爸爸做事慢腾腾的,但效果却出奇的好。卖价也不低。无担一身轻。大家赶路轻快。现在就是要到摩托罗城找医问药。希望能找到修士。“奥力给!”——大路边,大人们放下空担子。县城已然在望。大家准备再度歇脚。同时,也要商量一些事情。杜布一路过来,没叫苦叫累。哪怕脚磨破,他也没吱声。痛仍在。但痛久了就能忍耐了。“这小子有种!”二狗子叔叔、王麻子叔叔作出了表扬。“确实不错。”杜牧也不吝好话。他拿出一块猪肉干作奖励。——那玩意儿味道很好。它吃起来很带劲。这种重视、肯定和美味相混合的感觉,给杜布带来快乐。这种快乐,甚至超过脚上起泡、破皮所带来的痛楚。当然,这话是不能说的。因为那猪肉干是要给妈治病的。吃多了就对不起妈了。杜布啃吃着硬面疙瘩。他对爸爸递过来的猪肉干装作没看到。爸爸讪笑一声。——“来到摩托罗城,先要找地方,然后找工。“再然后再找修士线索。“求修士给你妈治病。”爸爸收起了猪肉干,交待事情。“那我要怎么办?”杜布问道。虽然自己一直记得自己进城的任务,但如何做还是要听爸爸的。更何况出来一趟,任务艰巨,自己必须做出点东西来。——“眼睛放机灵点。“耳朵多装点。“嘴巴该闭上时就闭上。“该张嘴时就张嘴。”杜牧耐心地传授经验。“爸爸您是说,要时刻关注别人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和想要些什么,”杜布不太确定地说道,““然后看自己能帮助到别人什么,同时也能帮助到自己什么。“是这么回事吗?”听到阿布的回答,杜牧张大了嘴巴。“你说的不错。”他有点吃惊儿子的机敏。他那粗糙的大手在儿子头上摸了摸。自家这小子,应当会察言观色。既然如此,那自己就放心了。杜牧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见到爸爸那样子,杜布知道自己猜中了父亲的心思。——起身,继续出发。杜布快步跟上前面的王麻子和二狗子。“阿布,你是喜欢王麻子叔叔多些还是二狗子叔叔多些?”王麻子笑嘻嘻地逗弄小孩。“给我一块硬面疙瘩,我就告诉王麻子叔叔!”杜布笑嘻嘻地回答。“滚!”王麻子叔叔佯装怒色。“和你家贼老子一样鸡贼!”后面跟上来的杜牧脸带笑意。自己的儿子,岂会轻易上当?这次带他出来,或许是对的。——杜牧想起父亲带当时十岁的自己出来,同样历尽艰辛。不过后来自己因此成长好多。想到这一点,他对死去的老爸【杜二甫】和老妈【毛家姑】由衷感激。以后有机会,也要让自己的大儿子出来见识见识。如此方不枉为人父、不枉为人子。——四人一狗继续沿着官道边缘走。之所以走在路边,是因为路中央不时有马匹或马车快速奔驰而过。偶尔马车车厢内还传来一袭香气。它如同秋天的桂花一样醉人。摩托罗城西门口就在前面。“象鼻河”在县城边上蜿蜒而过。它宽达千丈,长不知几许。——六名人高马大的守卫在站岗。岗哨外面则排着长长的队伍。商队排成一列。人流排成一列。中间还留下位置供那些有证的马车通过。“拿出路引,报告姓名、来源地、进城目的。“普通人缴纳六文进城费,商队一人缴纳十六文进城费!”守卫不时大喊。——商队里三教九流。不少人带着刀剑。但没人违背规矩。所有人都老实交钱,并且报告进城目的。有的是进城看亲戚。有的是做过来生意。有的是进城务工和揾食。还有的则是与杜家父子一样来投医问药。——“在下杜牧。“这是我儿子杜布。“我们来自本县偏远乡下半山村。“进城目的是为了给孩子他妈投医问药。”路引双手呈上,杜牧恭敬说道。其他人都顺利进城。自己应当也没问题。守卫也是普通士兵。这点同情心还是有的。再说,这样的情形,自己已经历好几次了。——父子俩一共只交九文钱。这是一个优惠价格。这守卫还是挺好心的嘛。不过城里钱不经用。四人一狗在曹家圩住一晚,再加上只斤把重的母鸡,一共只花八文。而光进城费,父子俩就超过了这个数。父子俩进城后,在城西门口等。一会儿后,王麻子和二狗子骂骂咧咧地走了过来。原来他俩被当成是进城经商人员。每人交了十六文钱。这事爸爸也没办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四个继续往城里走。——摩托罗县,县城,西门附近。一块石碑上有名为“摩托罗城”的地图和简介。【摩城十二区,】【各区人万余。】【南北分两半,】【东西有通衢。】【北二多权贵,】【南四平民居。】【东西三区众,】【生活颇富足。】从地图和介绍诗可见,摩托罗县城十三四万人。南北对称,各有六个区。各区长二里,整个县城布局如同一个标准的棋盘。北面的一、二区是达官贵人区,南部的一、二、三、四为平民居住区。西部和东部各三区,分别为工匠艺人居住区和商旅居住区。——“通衢大街”联结西门口和东门口。期间隔着四个区。沿着“通衢大街”行走,它宽敞、平整。地上铺着青石砖。大街两旁,行人摩肩接踵。既有衣着光鲜的富人大贾,也有衣着普通的来往行人。还有少数像杜牧他们一样、衣衫普通的乡下小子。人流挺密集。车流也不少。不时有载人的马车靠在道边。马车一停,车夫就会大喊。“快上车了!快上车了!”“西门到东门,只要钱一文!”——不时有马车在杜牧一行人边上停下。他们想招揽四位乡下人。但他们停了一会儿后,就立刻离开。因为杜牧等人自认为没那么金贵。连从家里到县城都是走路来的,这城里短短的路途还会害怕吗?——四人一狗,边走边瞧。城里景象,让杜布目不暇给。街头两旁满是商铺、酒肆、药店、医馆等。行人穿着打扮,较半山村高出何止一筹!甚至他们个子也挺高。爸爸在这县城,甚至可以称得上矮子。“大家怎么安排?”二狗子停步问道。“如果要寻找那些远行的旅客,最好还是去东部商业区。”王麻子道。他这番话是对爸爸说的。“那我父子俩要去东部商旅区走走,”杜牧道,“那你们呢?”“我跟牧歌你走,”二狗子道,“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杜牧将视线转向了王麻子。“我要去南三区找一下远房表叔。“不知他还在不在原来的地方。“不过,无论如何,三天后下午,在此地见面。“怎么样?”王麻子道。“那敢情好!”杜牧点头。二狗子叔叔也表示同意。虽然和王麻子不对付,但进城了,还是要相互帮衬。——杜布跟着爸爸、二狗子叔叔沿着“通衢大街”往东走。从西门口走向东门口,共要经过四个区。各区长二里。因此东西城门离的有八里地。对于三人一狗来说,这点距离不算什么。“通衢大街”还是那么宽敞、那么平整。街上的行人里,照样有衣着光鲜的富人大贾,衣着普通的来往行人,以及少数像杜牧他们一样的衣衫褴褛的穷人百姓。县城的人不仅穿着好,而且身材总体上也较高。二狗子叔叔在半山村算是一个高个子。但到了这里,只是普通人而已。爸爸在半山村算是个子中等偏上。但到这儿,他却矮个子。——街道上行人太多、很拥挤。箩筐可能撞到别人。杜牧将自己和二狗子叔叔的箩筐装一起。里面还有一些衣物和猪肉干什么的杂物。三人一狗小心翼翼地往前走。他们来到了“通衢大街”的中央。这是一个黄金地段。这个地段被一家四层楼高、金碧辉煌的店铺占据。店旗上绣着“朱记杂货”四个字。大门口有俩柱子。柱子上有一副黄色标注的对联。【生意兴隆通象鼻,财源茂盛连大海】店铺里,顾客川流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