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千万藏书(1 / 1)

(如此。两拨人上岸后,朝着列子阁走去。途中大家简单闲聊了一番,李逍惊讶的发现,这苏攸决当真是大儒之后,天纵之才。苏攸决的儒道修为,如今已经儒道四品明意儒者。听林贵说,此人没有当官的念头,常常游览山河大地,写诗作画,在各地都留有佳作。“苏兄,你刚才说这列子阁是‘文器’,是否和‘九天文鼓’一样?”途中,李逍好奇问道。他一直很好奇,这个文器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文器是天材地宝打造而成,再由儒者自身的才气涵养生了灵性的宝物,能够沟通天地,展现出非凡的功效...”苏攸决显然不想一次性说完,而是笑道:“关于文器我一时之间也不能尽数说完,李逍你若是感兴趣,有时间我给你详细说来。”“那就谢过苏兄。”李逍点头,心说这个苏攸决乃大儒之后,也是个爽快之人,可以结交。“大家快看,李逍,你的诗词出现在了列子阁的第六层。”林贵眼睛尖,一眼便瞧见了,指向了列子阁七层墙壁的方向。第六层的诗词并不多,也就七八首的样子。大家循声望去,果然发现了那首诗词。这是何等的荣耀,被列子阁铭刻诗词!足以流传千古!正在众人瞻仰之际。列子阁大门前走出来一位穿着儒袍的年轻人。“诸位请跟我来。”众人跟着这年轻人走入儒阁。仅仅是第一层。进入其中,李逍只感觉其中的空间,比在外面见得还大上几倍。映入眼帘的是无数联排的书柜,足足三丈高的书柜将墙壁铺满。其中还有不少穿着儒袍的年轻人,正在整理书籍。一行人,除开苏攸决同行的三人,其他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书柜之中密密麻麻摆满了无数书籍,根本估算不出来有多少,怕是有百万之巨!李逍心生震撼,这世间居然有如此多的书籍!这还仅仅是第一层,整座列子阁的书籍,恐怕穷极一生,也无法读完这么多的书。难怪会有‘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诸位,可在这列子阁当中翻阅五天,但只能停留在第一层。”“在此期间,有饭菜给诸位送来,也有客房。”“一旦离开列子阁,便不可再次进入,请珍惜机会。”那穿着儒服的年轻人出声解释。“是。”众人纷纷拱手。苏攸决点了点头,他上次来还是三年前,直接去了第四层读书,心说这次可以在一层好好看看书了。那年轻人看向李逍和李振,拱手道:“两位敲响文鼓的学子请跟我来。”“是。”李逍点头,随后跟林贵等人简单交代了一句,便跟着年轻人朝着楼梯走去。楼梯的位置,位于大殿中央。结构呈现回旋形,巨石砌成的四壁相当光滑平整,接缝处几乎没有间隙。每上一层台阶,李逍便感觉心旷神怡一分。阶梯极高,每层差不多有走三百阶台阶,但李逍并没有感到很疲惫,仿佛有一股力量正在托着自己向上走一般。否则的话,就算李逍如今已经是武道一品,恐怕走不了几层,便要气喘吁吁了。走到第二层,李振便被一人请了进去。李振有些嫉妒的看了李逍一眼。没办法,他敲响文鼓一响,只能进入二层。而李逍六响,则是可以进入第六层。这儒阁之中,应当是越是顶层的书籍,越是珍惜。听闻五层以上的书籍,都是市面上无法寻到的儒道经义孤本。如此,李逍继续接着跟着年轻人走着。大约走了半个时辰,走到第六层的样子。李逍进入了第六层。推开古朴的大门,进入其中。这一层的结构类似第一层,唯一的区别是,书籍少了许多。一面书柜前,有一老者负手而立,背对着自己。老者转过身来,笑着看向李逍,道:“别来无恙。”正是荀列子。他穿着黑色的儒袍显得风轻云淡,脸上带着笑意,正看着自己。这还是李逍第一次在别的场合见荀列子,身处列子阁,荀列子的大儒气息一览无遗。“见过荀列子先生。”李逍早就有感觉,等待自己的,应该就是荀列子。领路的年轻人拱手,退出了阁楼。“无妨,坐吧。”荀列子挥了挥手,走到一扇窗边的木榻之上。木榻四四方方,是用一种棕黑色的木料做成,散发着清香,李逍脱掉鞋子,坐了上去。“李逍,你真让老夫惊叹,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你。”荀列子一边熬着茶汤,一边笑着开口。“先生谬赞,学生也是一时灵感迸发罢了。”李逍谦虚说道,与此同时,他心中默默的祈祷,另外一个世界的先辈们,原谅我吧...另外一个世界的诗词拿来自己用,李逍也思虑了,将这些诗词在这个世界发光发热,也算是弘扬文化吧...“莫要谦虚,此等诗词,就算是让老夫来,怕是十年都做不出一首来。”荀列子摆摆手,心中甚是满意,又说道:“李逍,其实你今天敲响文鼓的次数不止六下。”听闻此言,李逍略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自己写出的那首《钱塘湖春行》,乃是上一世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诗人之一,有诗魔的称号!“唐诗宋词元曲”,其中唐诗繁盛,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无出其二。而白居易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钱塘湖春行》又是他的杰作之一。在这个世界,定然是数一数二的存在。这个世界的诗词曲,李逍都有所涉猎。了解到这个世界的诗词曲,整体略逊与上一辈子自己所处的世界。至于是什么原因,李逍也说不上来。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超凡体系的缘故。加上儒道大部分是研究道理,读书人大多为了踏入官场,或是踏入儒道,因此诗词逊色许多。听荀列子这般说,李逍也大概猜到了。自己献出的诗词可能在六响之上!而荀列子了解到自己的情况,怕自己太过锋芒毕露,将其压制了下去。念及至此,李逍赶忙拱手道:“谢先生帮学生掩盖。”此子果然聪慧至极....荀列子将煮好的茶汤倒入瓷碗当中。“你不会怪老夫吧?”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