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院试异象,才气达府(2 / 2)

而后再配以华丽的辞藻渲染,加上对儒道的推崇,辅以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院试上榜绰绰有余。

“还得是大哥,原来他之所以不来,是因为知道我绝对能过院试。”

林知文心中感动,下笔如有神。

《春晓》,描绘的是春景,描绘的是那股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浅品此诗,眼前便可浮现那如临其境的画面,令人沉迷。

于是,林知文开扯了,写的是北央犹如盎然的春天,是这般的强盛,令他可安然入睡,可每每想起那浮华之下的隐患、腐朽、不堪,总令他叹息感慨。

写完这一段,在所有学子毫无察觉之下,那监考学政眼睛兀的瞪大,竟是发现林知文身上涌现出缕缕白气。

“院试之中,竟生才气外溢异象,上一次发生,还是一百年前苏学兄引发的,如今他可是被誉为最有机会冲击大儒的存在”

“清河城出才子了!”

学政激动万分。

不过,只有这位踏入儒道的学政能看到这一异象,其余人皆未发现,林知文更是仍在潜心写文,继续当文抄公。

下一首,便是《草》,源自白诗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不过林大庚念习惯了,也只记得那经典四句,故而直接把林知文给教岔劈了,但并不影响林知文鬼扯。

这本是在描绘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但在林知文的润色下,便成了北央虽是隐疾重重,但在儒道门生治理之下,犹如那野草,无论四季更迭,无论环境恶劣,亦能爆发出强劲的不屈、顽强之力量,由此引申到纵使外有强敌,北央亦自强不息,不屈于压迫。

此节写毕,才气凝聚成光柱,直冲云霄。

倘若清河城有其他儒生,必能见到这壮观的一幕,而监考学政已经被惊讶的失了神。

“才气出县,大儒之资!”

千年来,在这个年龄段,能在院试之中所作文章引发才气出县异象的不过寥寥十几人,或是神童,或是出身儒林世族,而毫无例外的,这些人后来皆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儒。

学政此刻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眼林知文的文章了。

而林知文仍在继续落笔。

他老哥所授的最后一首---《静夜思》。

作为前世千古流传的思乡名诗,不用林大庚解释,林知文亦能感受到那种人在异乡时的孤独寂寞。

于是,在他笔下,变成了他是偏远小城一名籍籍无名的学子,但时常抬头仰望皎洁明月时,那圣洁的光辉就如同儒道之光,照耀他,指引他,令他情不自禁生出怀念皇城学宫之情。

因为,学宫就是他这位学子心中的故乡啊。

嘭!

此刻,才气再也不受控制,不断涌现,那光芒也变的刺眼无比,令人无法直视。

“达府,才气达府,我的天呐。”

此刻不止是监考学政,方圆万里十余城内,所有儒生皆有感应,齐齐望向清河城方向,兴奋的感慨道:“今日是院试的日子,清河城这是出麒麟子了呀,北央儒道再添一位未来大儒天才。”

“呼~~~总算写完了。”

林知文落下笔,开始检查文章,若有错字,又得重抄一篇,那可是件累人的活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