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两人被水益海指桑骂槐的训斥,早就不满水益海的蛮横。
现在,得了技改的任务后,刘总工也强势了起来,说道:“老水,后续的技改工作很重要,换谁都不合适,我看就由郑友军接手吧!”
水益海一直都有自己的人选,根本就没想过郑友军。原本是准备调任干部处的副处长接任的,现在技改的任务下来,换一个不懂后勤工作的容易出事情。
如此境况,水益海表现的很犹豫。既不想匆忙做决定,又不甘心郑友军上位,说道:“老刘,这事还是等等吧,等吴国斌的任命下来再说。”
不同意吧,费厂长和刘总工在技改的问题上彻底站到了一起,那后面的事情想插手就有点难度了。
同意吧,又担心总务处失去了控制,三产被郑友军给霍霍了。毕竟三产管理中心涉及到了部里关心的试点项目,水益海也不好让步。
费厂长和刘总工互相看了一眼,也没有继续说下去。他们已经看出了水益海的犹豫,也不是很担心。
而在厂领导为了总务处的位置起了心思的时候,吴国斌一直坚持着本职的工作。
部里的任命还没有下来,升职前的例行谈话也没有进行。而知道吴国斌高升的事情也仅限于厂里的领导,没有正式命令下来之前,谁也不会乱说。
只是吴国斌为了安抚韩坤这个得力心腹,之前有明晃晃的暗示。再者,韩坤嘴巴还算比较严的,也分的清轻重,吴国斌也不是太担心这事传出去。
只是看着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三产中心落到郑友军手里,吴国斌很不甘心。
工作之余,吴国斌也起了别样的心思,将韩坤叫到了办公室,说道:“小韩,部里现在一直强调干部年轻化,有没有信心将第一季度的数据做好。”
吴国斌有这样想法,也是想借三产的效益将韩坤推向更高的位置。
这时候年轻又能做出成绩的干部,确实是一个加分项。很多上了年纪的老干部已经在陆陆续续退休,急需有能力的干部顶上去。
韩坤也是赶上了好时候,要不然等个十年八年也不一定能跨过去。毕竟现在的年轻干部少,能出成绩的干部更少。
恰好,韩坤就是满足这样的条件,在金州厂也是做出了一番成绩的。
正因为如此,吴国斌趁着部里的任命还没有下来,准备将韩坤提到副处长的位置,顺便坐实韩坤三产管理中心的主任人选。
只要主任的职务坐实了,郑友军即使做到了总务处处长,那时候影响也不大了。盖因三产管理中心的主任才是正经的负责人,而总务处处长只是上级领导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