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三产重组(1 / 2)

第108章 三产重组

次日,韩坤以三产管理中心主任的名义召集了自行车厂、电风扇厂、产业集群中心的相关责任人,讨论各产业重组的会议。

名义上是讨论,实际上是通知。

倒不是韩坤独断专行、盲目整改,而是各厂的负责人表现的有点颓废。既没有市场经济下竞争的紧迫性,也没有扩大生产的决心。

目前,除了产业集群中心职工还算尽职尽责之外,像电风扇厂和自行车厂的职员都有点懈怠。可以说是消极怠工,安逸的很。

可能是额外收入被韩坤斩断之后的消极反应,也可能是没有贯彻生产制度而引起的怠工行为。

正因为出现了这样懒散的局面,在落实了三产管理中心的主任职务之后,韩坤充分考虑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拿出了三产重组方案。

重组目的是整合现有三产业务的人力、资金等资源,做到有效利用,减少内部损耗和浪费。同时,也是事权的整合,做到指哪打哪,箭不虚发。

会议议题主要围绕着各产业后续发展做出相关的整改,厘清人事职权、资金用途、发展方向等核心问题。

以自行车厂为例,韩坤正式将金州自行车厂更名金州大众车厂。而相关的事权也统一归属到了三产管理中心,厂长只作为生产的负责人,不再承担管理的职责。

事权方面做出了整改,资金方面也是如此,统一由三产管理中心调度,自行车厂不再拥有资金使用的的签字权等等。

至于发展方向,这个倒不是很急。

相对于自行车,韩坤更乐于制造小轿车。只是以自行车厂的技术和资金而言,暂时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如果后续有资金的支持,韩坤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考虑到车厂的正向发展,韩坤还是留了相当大的余地。后期要是自行车的生意能做到全国,完全可以先把摩托车生产线弄起来。

以自行车为起点,摩托车为中段环节,后续从国外引进汽车生产线。这是韩坤大概的一个思路,就是当前无法实行。

会议还在进行中,韩坤并没有把摩托车和汽车的这个思路公布出来,只是单纯的对自行车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点及面,以金州地区为起点,打通全国销售渠道。通过做大蛋糕,带动自行车厂的销量,从而为后续的规划打好基础。

而电风扇厂和产业集群中心也是同理,正式更名为大众电器厂和大众商贸公司。

三个业务职责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销售职能从车厂和电器厂剥离,交由大众商贸公司负责,两个厂只负责生产。

事权、财权、销售职能被剥夺,自然引来了车厂和风扇厂负责人的激烈争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