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产销分离
两份文件下发之后风向瞬间就变了,县里相关的人员都开始向老徐靠拢,之前不利的局面瞬间翻转。
因为经济违法的事实不成立,雷东宝等相干人员均已得到释放,自行回家。当然,也包括杨巡!
而且,有关中青年干部的培养也开始上会讨论,为晋陵县接下来的生产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七月初,小雷家大队的砖瓦厂、预制板厂、建筑队得到了县里资金的支持,相关的产能也在逐步回复,后续的鱼塘、养猪场也在规划中,有望在年底逐步成型。
而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也在雷东宝的带领下热火朝天的干事业,试图赚到更多的钱,争取尽快娶上媳妇,过上满意的生活。
小雷家大队是这样,杨巡自然也不会例外。
每个团体或者个人都想过生美好的生活,在发展与创造的阶段,自然也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
此时此刻,山背大队正发生着一幕母子的争论,以杨巡为首的两兄弟坚持辍学,准备早点进入社会,赚钱养家。
老大杨巡主动跳反,背离了杨母的打算。而且,还带着老二杨速一起出门赚钱,一下子打碎了杨母的如意算盘。
已经有一个儿子辍学了,她希望能供养另一个儿子继续上学,像宋运辉那样成为一个标准的城里人。不再像她这样,整天在土里刨食。
事实上,杨母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忽略了杨速想法。
目前的情况着实不甚理想,老二杨速也厌倦了上学,两兄弟一经商量便达成了一致,一起出门发展,赚钱养家。
自从县里进去了一趟之后,杨巡的想法也变了。他不再想着挑着扁担卖馒头了,而是想着去遥远的东北闯出一番新天地,给村里的老少爷们看看。
杨母一时说不通,便给宋运辉传了个信,希望通过现身说法,打消杨巡的主意,顺势将老二杨速送回学校念书。
传信的是一位到红卫镇办事的村民,识得宋运辉家里的地址。
这段时间宋运辉已经考完试回家了,正在家里帮忙做事。听到杨母的传信之后,扔下手里的活就赶了过来。
人还没进家门,就听到了母子的对话。杨巡的想法固然没错,但从杨母的角度来讲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情况。
宋运辉作为一个大学生,自然知道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甚至于说这事压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挺挺的站在了杨母这一边。
本来杨母就很难说服了,现在加上宋运辉这个标准的大学生,杨巡顿感压力巨大。苦涩之际,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闯荡东北的意义,偶尔还夹杂着对杨速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