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不同意(2 / 2)

会议开始后,费厂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金州厂的发展情况,着重强调了产能和技改的重要性,以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说实话,那股子味,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做到了一览众山小。而且,还在会议中还体验了一番热烈掌声,得到了与会同志的高度赞扬。

雷鸣般的掌声过后,终于轮到了大菜。费厂表现的很庄重,说道:“同志们,自建厂以来,厂里的成绩着实喜人。”

“部里不仅把技改的名额给了厂里,又将创汇的任务交给了三产。由此可见,部里对金州化工的重视!”

“考虑到自行车出口的重要性,我建议撤换现有的副主任,由自行车厂的厂长张继勇调任,全面主持出口创汇的生产任务!”

废话说了一大堆,最终图穷匕见。

参会的吴国斌愣了一下,他是没想到费厂会拿他开刀。其实,只要会议的内容不涉及到后勤的诸多事务,他是不会发言的。

但是费厂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后勤的事务也没跟他沟通,就擅自作出这样不符合组织程序的决定。

吴国斌有理由怀疑,这是费厂在故意搞事。而对于费厂的发言,吴国斌没有顾忌上下级关系,也是坚决给与回绝,说道:“这事我不同意!”

真拿副厂不当领导使,居然想捏软柿子。

至于刘总工,他其实属于中间派,只要不撤换韩坤,他也不想掺和厂务的事情。还有其他的相关领导,也没有发言。

毕竟这属于后勤系统的事情,既然吴国斌不同意,他们也不支持,也不反对,处于观望阶段,准备和稀泥。

也不是不想支持费厂,而是担心费厂也像现在这样,往后陆续将触手伸进各领导主抓的领域,这是大家比较忌讳的地方。

倒是一些墙头草,不停的附和着费厂的提议。

属实讲,费厂的提议一经出口,各人表现各异。而吴国斌这边也明确给与了拒绝,表达和后勤系统的态度。

本来就在等机会的郑友军,充分抓住了时机,说道:“吴厂,现在出口的任务还是很重的,由张继勇接任主持,也是因为任务的需要。”

郑友军的心思大家都懂,也知道两人之间的隶属关系。

现在拿着出口创汇的事情说事,大家伙也只是观望,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等着吴国斌的态度。万一事不谐矣,可以给与部分支持。

其实,大家都是老油子了,里面弯弯绕绕的算计再清楚不过了。

而正襟危坐的吴国斌也没有否定郑友军的说法,而是借着出口创汇的任务将话题做了一个延伸,说道:“老郑,现在是出口创汇的关键期,你要撤换原来的副主任,是你觉得张继勇能继续接到出口的单子,还是觉得他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