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分工(1 / 2)

“以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我也曾经在父亲的书房里,见过这四句话。”

林黛玉的眼睛有点朦胧,感觉此时此刻,父亲的身影,和贾环的身影,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

如果说,之前对于贾环,更多的是好感,一种源自于感动的好感。

现在林黛玉可以肯定,此时心里更多的是一种崇拜,一种对于崇高理想的崇拜。

不是每个女孩都是白雪公主,但是绝对每个女孩,都曾经幻想过,能够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是一个白马王子。

“姑父虽然走错了路,但还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林如海的选择,在贾环看来,根本上还是一种比较天真的做法。

不过也可以理解,历史毕竟有其局限性。

没有经历过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才是真理的力量。

“走错了路?”

对于贾环的这个结论,林黛玉很显然不能接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曾经的偶像,随着年龄的增长,数量可能不止一个,而在你很小的时候,其实你的父亲或者母亲,应该就是你的第一个偶像。

林黛玉也是一样的。

在她的心里,父亲林如海,就是一直以来非常敬佩的人。

尤其是在林如海去世之后,基本上就算是一举封神了,林黛玉压根就不能容许别人说半个不字。

好吧……

林姐姐其实也没有那么霸气……

反正就是在心理层面上不能接受别人对于林如海的批评……

即便是贾环也不行!

“姑父当年的选择,说白了,还是希望皇上可以勤政爱民,让百姓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

贾环一语道破了林如海的想法。

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

这个想法,不能说是天真,只能说是过分的单纯了。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皇帝不可能再次成为尧舜,风俗淳也不能解决生存和生活的问题。

“难道不是吗?”

林黛玉满脸疑惑。

从小接受的儒家传统教育,教的就是这个。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百家争鸣之后,儒家能够长久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林姐姐,你有没有想过,亚圣孟子说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古往今来的多少帝王放在了心上?”

其实到了后期的儒家,已经早就脱了最传统的儒家思想。

所能够延续下来的,只是统治者所需要的那一部分。

而不利的部分,早就被打为异端。

贾环的这个问题,林黛玉没有办法回答。

当然这不是林黛玉的问题,即便是把政老爷拉过来,恐怕也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