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拉踩政老爷的一天……
至于大脸宝,还是算了吧……
“百姓的生活,不需要孔孟,也不需要帝王将相。”
“男耕女织本身就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虽然生活水平还是很低,但是基本上能够填饱肚子。”
“空闲的时间,还可以唱唱歌什么。”
不是我瞎扯,风雅颂这种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高端的文学样式。
说白了就像是民间的小调一样。
劳动人民生活之余的一点小情调。
“可是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林黛玉已经陷入了贾环的节奏里,之前许多问题只是司空见惯,但是并没有仔细深究过。
如今被贾环点了出来,却发现,之前读的书,并不能解释眼前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要是有外族入侵的话,到时候该让谁顶在前面。”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要是有人生病了,到时候又该让谁来当大夫,去研究怎么治病救人。”
“如果大家都去男耕女织的话,那么除此之外的生活所需,诸如铁器陶器之类的用具,以及盐等重要的生活物资,又由谁来提供。”
社会分工形成的原因很复杂,结果也很复杂。
但是贾环想让林姐姐能够很容易理解,就换了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说法。
其实就是这样。
在远古时期,人和其他动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住山洞,茹毛饮血,也会摘树上的果子吃。
低处的摘完了,就慢慢开始学会爬树,开始试着去摘高处的果子。
在这么严酷的生存环境里,生存下来,就是唯一的期盼。
所以在那个时候,人是不能够轻易生病受伤的。
因为一旦不能够参与劳动和战斗,对于种群而言,就是一个累赘。
如果不走运的话,很有可能会拖累很多人。
所以被放弃,是大多数受到伤病折磨之人的命运。
直到有一天,族群有条件,也有能力,试着照顾一位伤者,帮着治病,并且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直到康复的那一天。
社会分工就开始逐渐形成。
有一小部分人,再也不需要每天都去打猎,不用去摘果子。
只需要完成祭祀、向天祝祷,以及医治伤员等,就可以参与享受其他人带来的果实。
林黛玉已经被贾环问蒙了。
封建社会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潜移默化里,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
忠君爱国这种事情,就是读书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但是对于读书人而言,尤其是读书越多的读书人而言,几乎都已经十分清醒的认识到,忠君爱国其实是不存在的。
要是大家都真的忠君爱国的话,也就不会产生朝代的更迭,以及阶级的二次划分。
底层的人,就应该一直种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