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救人命的豆粉汤,竟然只是为了洗一次手。
听到曹氏庄园的下人都喊曹德叫大小姐,喊自己都喊曹县尉。
曹操知道,这个家室容不下自己的。
她穿好县尉的制服,从曹德和那个下人面前走过,像个下等人一样一言不发。
她没必要反驳什么。
自从经历了那场可怕的大饥荒后,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过往那样,只会逞口舌之利。
她会拔剑杀人,从运粮官手里劫走粮食。
杀人之前,绝不会让人知道她握住了剑柄。
她不想杀了曹德,那会让母亲曹嵩的名声受损。
她现在就想走。
离开这个家。
她只想与那些需要她的人待在一起。
比如需要她保护的北城的百姓,
比如需要她操练的北城的役从们。
她决定以后就和在北城官寺的班房住下。
十几个人挤一张大席子也无所谓。
想到就会去做到。
母亲曹嵩却喊住了她。
“你和刘侍中认识?”
这里说的,自然是昨晚见过的刘备。
曹操说了一声是。
“怎么认识的?”
“桥太尉曾叫我在冀州办些事情,遇到了卢植老师,在那里认识的。”
曹嵩点点头。
“侍中归侍中寺管理,侍中寺归少府管理,刘侍中是帝姬看重的人,我不日就要上任少府,以后会与刘侍中经常往来,你点卯后,就到刘太尉府外巡逻,把这本笔记,交给刘侍中,千万说是我曹嵩送她的礼物。”
曹操接过笔记,打开看了一眼。
发现这些进宫后,要注意的《宫廷仪范》。
包括吐痰的时候,该吐哪个痰盂,哪个痰盂是大臣用的。
入厕所时,看到干枣,不要吃。
出厕所后,不要把豆粉和水一起喝掉。
这本小册子都有写。
小册子署名是她的老祖母,中常侍曹腾写的。
曹腾原本只是底层的小黄门,受尽大太监们的欺负。
后来,得到“云台第一神将”邓氏家族的提携,作为前代帝姬的伴读才熬出头来。
作为当年迎立汉桓姬的大宦官之一,曹腾有从龙之功,执掌长秋宫三十多年。
宫里有哪些容易踩的坑,可能会得罪帝姬,中常侍曹腾一清二楚。
大司空虞放、尚书令边韶、大司农张温,“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博士堂溪典,廷尉丁宫。
都曾得到曹腾的恩惠,手里也都收到过这本小册子。
尽管这些人里,比如前任三公的虞放,尚书令边韶已经死了十多年。
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听说也病入膏肓。
但活着的人,像大司农张温、廷尉丁宫都是与曹嵩同进退的盟友。
她们在帝姬面前,都能保持得体的仪容仪表,因此能够把持公卿之位。
而大儒何休的好友,全国著名法学大师。
有“东汉罗翔”之称的应劭,所写的《汉官仪》比这本小册子晚了几十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