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唐人的税(2 / 2)

家人亲戚会被银行在账户上添加一笔逃税者亲友,重点关注你的资金走向,而且方方面面都会有所限制,基本上很难翻身。

当然台南这边的税也不算可怕,正常交易的税收不会超过百分之五,甚至大多数都在百分之二三之间徘徊,算是个大家都不会感到肉痛的比例。

此外主动逃税补交期最高一个月,无意识逃税补交期三个月,都是有缓冲余地的,而且税务部门人手不足,也只是抽查,做不到普查,所以真要想逃税也能逃掉,就是逃税之后最好尽快离开台南,免得哪天被抽查到就不好处理了。

此外唐人的一些做法也让大多数人不会为此产生太多的逃税想法,因为唐人把每一笔税收都整理出来会在银行门口和管委会大楼门前进行公示,只要识字懂些算术,基本上都能知道这些税是怎么来的,又开销在了什么地方。

各部门经费可不是随便乱花的,每一笔都是要有准确去处且符合市场价格的,尽管做不到锱铢必较,其中还有不少活动空间,可至少大方向是不会错的,而且台南各方面的公共设施也一直没有停止过,生活在这里的人能看到自己缴纳的税赋都花在了哪里,所以反抗心思就没有那么重了。

此外这个时代人们的主要开销还是在食物方面,穿衣甚至都占不了多少比重。大明那边人们收入的九成都要用在食物上,这才导致了人们不想缴税,也没有钱去缴税。

辩证的来说,张居正的改革中一条鞭法全把实物变成白银也并非真就对百姓有利,至少很多百姓需要把实物兑换成白银,再用白银来缴税,看似节省了大明收税的成本,但无形中这笔开销还是落在了百姓头上。

台南这边倒是做了一些应对,比如台南从建城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外大宗采购粮食的行为,占城、安南等东南亚国家一直都在出口粮食给台南。

台南这边没有停止过粮食采购不说,城内粮仓也一直在扩建,据说粮食储备始终保持在所有台南人食用三年以上,并且是经常性的会被各部门轮番抽查,有时候还会邀请台南人跟着一起去检查。

这种粮食储备规模加上唐人刻意打压粮食价格,使得台南粮食的价格远比市场价还低,生活在台南的人根本不需要为粮食的问题而困扰。

粮食方面的投入就是税收的体现,唐人有粮食加工技术,磨坊的效率也比这个时代要高出很多,这就使得白面、食用油、糖之类的东西可以赚回这笔投入。

此外用粮食养殖家禽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各大酒楼和菜市场始终都能买到家禽,搭配唐人搞出来的各种海鲜烹饪方法,菌类种植技术,农业部那边其实早就实现了创收,甚至一直都是各部门中小金库藏的最深的一家。

农业投入看起来回报周期很长,实际上蔬菜和粮食采购都能在短期看到效果,海鲜捕捞产业也没有停止过,补充食物来源的同时也增加了品类,这就分流了人们在食物方面的开销,赚钱的同时也减少了粮食消耗,同时也可以拿出更多资金打压粮价,形成良性循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