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嫂子还是你好(1 / 2)

何雨柱挠了挠头,“我就是瞎想的,不知道怎么脑海中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

“你这个合同工的表述还真挺合适的,一方面给广大的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也厘清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实不错!我看这个方式还是值得试一试的。”

“那我拿着去报告去找上面的领导去了?”

“去吧,我就知道来这里没那么简单,咱们先说好,你这个事情不能牵扯你太多的精力,等忙的差不多了,赶紧回到保卫处的事情上来,我最多给你两个月的时间。”

何雨柱点了点头,“都听您老的,那我先去忙了。”

其实何雨柱提出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公社以土地和各种生产资料入股,何雨柱提供资金,共同成立一个农业互助组织,但是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组织,而是农场化的互助组织,或者应该叫某某农场。

与城镇化人口不同,他们依然是农村的户口,保留着自留地和饲料地,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需要再挣工分了。

何雨柱要求给每家每户出两个用工名额,只是不再是原来的临时工,而是一种全新的合同制员工,具体的期限到时候再商量,他的打算是不低于5年。

以后农场的务农基本依靠这些人和大型机械来完成,同时,每个月会给他们发固定工资10元钱。

农忙人手不足的的时候,甚至会招收更多的人临时加入进来,并按天结算工资,暂定一天4毛钱。

土地的产出,首先保证完成国家的任务,其次再按照定量,满足农民的口粮需求,最后剩下的才是农场可以出售或者分配的,利益所得五五分成。

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农民的口粮,另一方面保证了他们的自留地,同时还解决了他们稳定金钱的收入,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广大社员们的利益。

这样算下来,何雨柱的农场是一点便宜都没有占,纯属是为了帮助那些穷苦的人,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同时何雨柱会在这个某某农场下面,创办一些小型工厂,来解决闲置的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可以获得更多报酬,比如烧砖厂,搪瓷盆厂等等。

何雨柱把具体的安排细节描写的很详细,怕别人无法理解他的意思,甚至有点面面俱到的意思。

大领导看过手里的文件之后,皱着眉头问道:“你写的?你还真不让人省心!”

“怎么?这事很麻烦?”

“也不是麻烦,你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我也不知道上面会是什么意见,你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人……”

虽然大领导没说,但是何雨柱还是品出了深藏背后的含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