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诸臣之法,帝王之虑!(2 / 2)

“而这一点,在这些奏章之中,也占了七成之说。”

“总结下来,便是八字!”

姚广孝取出一份奏章,刚好,上面就有这个八个字。

天子之泽,五世而斩!

其取自“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寓意却非常明显。

意思便是,这种无底线的岁俸问题,五代就差不多了。

但姚广孝指出来后,便缓缓摇头,“诸王毕竟手握兵权,不可逼之过及,将手握重兵的藩王迁到内地,尚且要小心翼翼,如此大范围的釜底抽薪,恐怕会激起更多的愤恨!”

朱棣也点头,这也是他自己的想法。

当初还给儿子们说过,不是他不想做,而是他现在还不能做。

这些巨额的岁俸,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给诸藩的“交换”,以及为了让他们安心。

而且,皇明祖训之中的“祖训”,可不是说说而已。

他还真怕这些兄弟们,拿着《皇明祖训》来一次联合进京。

姚广孝又取出一封奏折,又道:

“倒是意外的,在这些奏折里面,解缙的说法极有意思。”

朱棣一眼看过去,“少师认为,此人如何?”

姚广孝只用八字评价道:“才气过重,不可堪用!”

他继续解释道:“此人曾以进士之身,深受先皇喜爱,但正因此,太过骄狂,先是大谈先皇嗜杀之言,后来又奉上太平十策,最后又给李善长喊冤……”

“但其不识时务,却识时局!”

姚广孝又说八字评价。

随后她摊开奏折,随口说道:

“先皇驾崩之后,此人又在建文朝谋一职位,但自从陛下你进入应天府,又是此人看清时局,这才被陛下看重,一步登天!”

“但他病又犯了。”朱棣声音有些冷,他说的,自然是去年他要进攻安南,但却被解缙公然在朝堂阻止,不给他留颜面的事情。

姚广孝笑道:“罢了,还是看看他的奏章。”

“解缙所言,却是细化分封。藩王封国之下,让藩王子嗣去往穷乡僻壤、山川要害之处继续封地。但不理政务,而是由朝廷派遣的地方官为主,至于这些诸王子嗣,则由贤德之人辅佐,用以和地方官互相监督。”

“届时,天下各地,便都是真正的天子脚下……”

看到这里,姚广孝将其合起,“书生气太多,全凭一人想象。”

朱棣也摇头,“朕都不敢信这些藩王,他怎么敢信?长此以往,这封地岂不是真封地?朕的号令还有用吗?”

姚广孝将其合起,而后又翻出一本。

“那就是这本了……嗯?徐辉祖……”

朱棣微不可查的蹙眉,但还是说道:“念吧。”

姚广孝这才道:“是收权,和放权之说,却是仿照宋朝时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