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赵光美还是摇头,道:“淮南改革,本就是因时,因势利导,算是恰逢其会,但又因为赈灾和与南唐打仗,许多事做得不免还是太着急了,这天下任何事情只要是做得急了,就没有不出问题的,淮南事自然也不例外,就只好这样将就着。”
赵匡胤大吃一惊:“这还只是将就么?朝廷在淮南肯定是要少收不少钱的,但光凭商行,恐怕这次在淮南赚得要吓死人了吧?你老实告诉我,商行这一次到底圈了多少亩土地?”
赵光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挠头道:“圈了大概……三千多万亩吧。”
“多少?”
即便是早有准备,赵匡胤也不禁大惊失色:“整个淮南一共才多少亩耕地?你,你……不会是把整个淮南的地都给圈完了吧?”
赵光美摇头道:“目前户部登记在册的数据的话,整个淮南是拥有土地有六千多万亩的,不过这其中有着大量的隐田,算上隐田,我估摸着就算没有一亿亩,也有八千万以上,我圈占的这些,也就是三分之一多一点而已。盈利么……那是明年的事儿了,但肯定是挺多的就是了,仅仅是卖菜油,恐怕一年就能卖个千八百万贯的。”
“…………”
赵匡胤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老三就这点不好,好好唠嗑的时候,唠着唠着就容易装。
千八百万贯,还而已?
“你说,任何事情做得快了都有代价,那,淮南的代价是什么呢?”
赵光美坦然道:“老实说,由商行来垄断土地,这对商行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国家来说,就未必了。”
“为什么?商行的,不就是国家的?”
“因为腐败。”
“腐败?商行内部的腐败,很严重?”
“目前来看,应该还不太严重,但十年之内,一定会非常严重,商行吞了太多的土地,太臃肿了,这些土地怎么种,给谁种,种完之后又怎么收,我也只能出个战略,具体执行下来必然需要大量的中层,乃至基层的管理,牟利的空间太大了,不可能不贪腐。”
“当然,我肯定会做高压反腐,但是再高的高压,能保持个三年五载就已是不易,能维持个十年八年,恐怕都是难如登天,况且除了中饱私囊之外,像是官僚主义,虚无主义,形式主义这一类的东西,光靠铁腕反腐也没有用,说白了,商行虽说名义上是个商行,但他实在是太大了,随着他的发展,早晚也会像朝廷一样,该有的毛病一样也落不下,都会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