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美也诧异道:“原来如此,我说怎么会有人敢冲着大哥大放厥词,这么说来那个许县令,非但不是在反对新政,说不定反而是周边几个县里最支持新政的,至少,他明哲保身没有真正的进行阻碍啊。”
赵光义也叹气道:“谁说不是呢,明明大哥早有明旨,任何人如果敢阻挠新政,皆可杀,怎么这些人的胆子,都这么大呢?”
赵光美却是反而笑着道:“大哥他也就是说一说,过过嘴瘾的事儿,你还真以为他做得到?所谓法不责众,现在的新政只是在京东、京西两路试行,目前看来,各地知县能做到不捣乱的,很有可能就只有那个敢于当机立断,堵着皇宫骂他的那个许县令了,他能怎么办,把两路所有的知县都砍了?砍了之后呢?要不要补缺?不补缺的话,这一百多个县没有县令,那些豪强只会变本加厉,就像伱说的,郑县的那个县令若是不管,你在道旁看到的尸体可能就不只是一家三口了。”
赵光义道:“那如果,将那些敢于阻拦的土豪都杀了呢?”
“那就天下大乱呗,咱们手里虽然有兵,但兵肯定不是这么用的,说句不中听,但很实际的话,当年的耶律德光入主开封之时是何等的嚣张,昔日的大辽兵锋,恐怕比今日咱们开封的宋军也没弱太多,他们契丹人杀汉人,别的不敢说,下手肯定是要比大哥更狠,结果呢?不还是被各地豪杰群起而攻之,骑着骆驼滚蛋了么?你以为,所谓的各路英雄豪杰,其主体,是什么人?”
赵光义闻言苦笑:“你说得对,我也是后来才知道,那个姓黄的,年轻时是曾率领族兵杀过契丹的,这英雄豪杰之中,还真是有他。”
赵光美叹气一声道:“五代啊,咱们大宋立国的背景本就特殊,唐末以来的百年乱世,以中原、河北为最,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足以威胁政权的大地主,大豪强相对已经没有了,所谓的门阀,世家,统统都做了牙兵们的刀下鬼,然而……”
赵光义也明白了,道:“然而小土豪,却是变得更多,也更桀骜难管了。”
“对,桀骜难管,因为这天下已经历经了百年战乱,中原地区五十年间历经五朝,每一个朝代都实在是太短,以至于谁也来不及真的好好搞一搞基层治理,同时这些人在心理上对朝廷也没了敬畏,梁唐晋汉周,在五十年内都烟消云散了,谁又能保证大宋不是意外呢?”
小土豪和大门阀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大门阀跟皇帝跟朝廷斗法,明争暗斗刀光剑影,起码都是看得着的,皇帝也好歹有个明确的敌人。
而宋初这种遍地都是小土豪的社会就真的很难办了,某种程度上君权确实是大大的得到加强,但却也基本彻底丧失了对社会的底层治理能力。
门阀时代,皇帝只要能压服得了门阀,其实还是能进行基层治理的,没门阀的时代,那是真没招,再怎么英明神武的统治者,他连个正经的敌人都找不着,他能有什么办法?
所谓的自古皇权不下乡,其实这个古还真就是从宋朝才开始的,这也算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宋朝以后,政权确实比之前稳定得多得多,起码不用像汉唐一样恨不得太子想继位都要琢磨怎么杀舅或者杀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