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按照我的图纸安装,只需七日,船帆便能安装成功。”
克里木的话对于李兴来说,就犹如黑暗中的一缕阳光。
他立刻召集来几名船匠,将克里木的施工图纸交给众人。
船匠们看到后,半信半疑。
“大人,这种排布方式,小的可是第一次看到,确实工艺简单,但回头装上了不能用,您可不能怪我们。”
李兴也顾不上那么多,赶在王景弘到来前,将船造出来才是第一要务。
“你们只管施工,七日之内只要能装好,报酬你们不用担心!”
李兴将克里木委任为监工,配合自己督促后续的安装事宜。
甚至,为了让克里木能和中国船匠交流,还专门给他派了一名通事。
白天,克里木尽心尽责,督促工匠们做好每一处细节。
夜里,克里木醉生梦死,用李兴赏赐的钱财购来上等好酒,还时不时邀请佳人作伴。
紧张而又充实的二十天后,回回船帆顺利装上。
李兴看着眼前的帆船,心中一颗石头终于落地。
这帆船既是给王景弘交差,也是自己未来征西之船,质量的好坏也关乎自己安危。
所以,李兴没有耽误,船帆就位后,立刻安排人手,对船只进行测试。
古代造船时,一般会在临河、临海处挖一个大坑,作为造船的基坑。
船只就在大坑中建造。
船造好以后,将大坑向大河、大海的方向挖通,形成一个小型运河,使基坑中注满水,船只漂浮起来。
随后,船只驶入河、海中,正式投入使用。
李兴是第一次坐这种船,抬头看着三角形的巨大船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踏实感。
中式船帆材料多为竹篾、草席,同时,船帆中有竹子作为帆骨,对比三角帆要结实很多。
李兴坐惯了中式帆船,对于回回船难免有一些鄙夷。
特别是回回水手们,对于五艘帆船使用还不熟练,显得笨手笨脚的。
这让李兴对于脚下的船更加鄙视了。
“这个陈祖义,分明是瞎胡闹,在我看来,这船帆也不过如此。”
随着帆船渐渐驶出港口,来到近海区域,海风逐渐大了起来。因为是逆风航行,航行开始艰难起来。
克里木作为船只的领航员,高喊:“打戗喽~”
打戗(qiang),又称为逆风调戗术,戗,即斜行之意。
简单来说,打戗就是通过调整船帆、船舵以及披水板,在逆风行驶时,通过走“之”字实现逆风航行。
三角帆在逆风时,由于船帆两侧的弧度不同,气体流速也不同,所以逆风面的压强大于顺风面的压强,船只便会逆风前进。
这种原理类似于飞机的机翼,被称为“伯努利效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