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时。
“爹、娘,我走了!”楚安拿着一个大袋麻袋,叠了几下塞进怀里。
“等下。”
楚王氏叫住楚安,嗔道:“去买东西不拿钱,买什么?”
然后拿出一个被缠住的大布丁,当着楚安的面解开。
里面放着一堆铜板和一个小布条。
“这得有二十个铜钱了吧!”楚安忍不住惊呼。
这......这太有钱了!
是的,真的很有钱了!
别看只有二十枚铜板,对寻常农民家而言,一辈子拿的出能有几人?
农民一年到头不从事生意事业手里就没几个钱,他们靠的就是粮食过活,钱这种东西,几乎从不沾身。
如之前所说,祁山县名字带着县,其实还是个靠山吃水的农户村子,唯一不同农村的,就是有个县衙,没有地主。
因此,二十枚铜板在祁山县的确是富家人了。要知道,一斗米才卖五枚铜板。
一斗米有十二斤半呢。
“嘘!小点声!”楚王氏忙点了一下楚安的脑瓜子,瞪眼道,“可不兴乱说!走的时候也要掖着,有人问你了,就说要去野地打野味,莫让人惦记了!”
“知道,知道。”楚安点点头,心里有些兴奋,这下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吃穿了。
“那这个布条里面是什么?”
“那里面啊,是你娘的嫁妆。”楚老汉插上一嘴。
“娘......二十枚铜板呢,花不完,你拿这个干什么?”楚安皱眉。
作为女子一生幸福的见证,这东西不是到了关键时刻谁愿意拿出来?
“害!不值几个钱,你拿着罢,万一用得上。”楚王氏倒不放在心上。
楚安也不多说,好好收起来,心里很清楚,娘的嫁妆不可能花出去。
楚王氏不说爷俩就不知道?
平时这东西她可珍贵着哩。
“咱家哪来这么多钱?”不过楚安还是不理解,小声询问道。
楚王氏眼睛转了一圈,道:“哼,这个啊,还算你爹识相。
“当年赋税远没有这两年严重,家家户户啊都富得流油,那可真是一个吃饱不愁的日子。”
楚王氏眯起眼睛,似乎很怀念那个时候:“那时你爹便想着粮食这么多反正吃不完,不如到城里卖些,手里捏几个钱,总有底不是?”
楚安了然点头,撇过脑袋,冲楚老汉喊道:“爹,您真有远见!”
楚老汉不屑一笑:“哼,当初不知道是谁为此吵着闹着叫喊了大半天呢,说什么‘钱能当饭吃啊?你个败家玩意!几十斤粮食就换来这么些玩意?’。”
“老鬼!”楚王氏脸一红,扬起手就拍了过去。
楚老汉眼疾手快,一下就给躲了过去:“嘿!十几年了,就会这一下,你还会什么?”
“死鬼!你欠收拾了不是?”楚王氏脸更红了,撸起袖子就朝楚老汉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