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和平的,哪怕有危险,但也不是处处都有高强度的枪林弹雨。
尤其是对于生活在联盟青舟市的吴用来说战争非常遥远。
不过“三级大哥”用不到,轻型动力外骨骼和工程动力外骨骼的用处却不少。
在流浪母星第二部外骨骼道具基础上进化而来的二级外骨骼性能很不错。
毕竟在流浪母星的科幻设定里全球真的合作了,那么尖端实验室整合出高效的外骨骼也很合理。
它们通常使用石墨烯电池,解决了当前世界动力外骨骼续航严重不够的问题,然后使用更高的智能控制系统,其余的……好像就没什么了。
毕竟当前世界的外骨骼技术发展确实不错,智能控制系统其实都不算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只有续航。
吴用现在有了“三级大哥”的技术支持,他决定对二级的轻型动力外骨骼和工程动力外骨骼做商业级优化。
石墨烯电池就别想了,升级科技公司现在的制造厂不具备廉价生产能力。
他之后会建设专门的石墨烯工厂,只因为现在升级科技的实力还不够强大。
那么商业级优化只能从大量廉价部件替换和少量核心部件自产,还有智能系统上下功夫。
轻型动力外骨骼的主要功能就是减轻负重和轻度助力。
如果电池给力的话,陆军肯定会非常感兴趣。
因为士兵的战斗负重已经到了三四十千克,特殊兵种更是要负重五六十千克,对士兵体能的消耗非常大,严重影响持续战斗时间。
要是价格便宜且续航时间长的轻型动力外骨骼能替士兵承受哪怕三十千克的重量,那么士兵们的持续战斗力也会大大提高。
并且手臂外骨骼的轻度助力可以减轻士兵射击的后坐力,提高射击精度,让普通士兵也变成神枪手。
还能根据特战需求改进外骨骼的模块,提高特战小队的作战能力。
不过那都建立在电池续航的基础上,现在肯定没戏。
但对后勤部门和炮兵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后勤就不说了,搬运各种弹药和补给箱对士兵的体能消耗也很大,用上轻型动力外骨骼可以减负,并且后勤场地可以直接连接外部电源,续航不是问题。
哪怕嫌弃电线麻烦且容易造成混乱,比如规划不好变成“缠绕耳机线”之类的,其实可以把电池设计成快拆结构,用完电池几秒钟就可以换成满电的。
想来后勤部门肯定不会缺电池。
炮兵那边也一样。
虽说用上了新型卡车炮,但一枚155毫米榴弹炮的重量就有50千克左右,以前要抬起来直接塞到炮膛里,极其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