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当帖赤那带着一个军的部队抵达琴斯托霍瓦城外围时,并没有立即对外面的普鲁士北波兰军团展开进攻,而是在距离他们约莫五里的地方扎下了大营。
大营也不像以前那样几个分散的营寨以便让其互为犄角的设置,而是依托一座小山紧紧靠在一起。
这倒是让普鲁士人捉摸不透了。
“这不明摆着让我们来主动进攻嘛”
不过,这倒是正中他们的下怀,当帖赤那的军队开动时,其西里西亚军团也开动了,而且速度很快。
与此同时,驻扎维斯瓦河东岸的东普鲁士军团也渡过河流,以飞快的速度朝着罗兹城奔去,显然是想尽快接替北波兰军团对罗兹城的进攻,以便牵制卡齐米日的那个军。
得知这个消息后,帖赤那依旧按兵不动。
大约过了三日,困守罗兹成的卡齐米日接到了帖赤那的消息。
“不要出城,继续待在城里不动”
而此时西里西亚军团、北波兰军团都已经贴近了琴斯托霍瓦城,见到特鲁琴军并没有出来干扰,干脆用两个军团约莫八万人的力量将第二军围了起来。
大战正式开始了。
与帖赤那预想的差不多,他们在自己大营外围约莫四里的地方扎下了三座大营,除了靠近琴斯托霍瓦城的那一面没有,另外三面都设置了大营和阵地。
就这样,他们在特鲁琴人的眼皮子底下将帖赤那的第二军围了起来!
帖赤那虽然坐视敌人将自己包围,但选择的地方却是有讲究的,这个地方实际上是三座连着的小山,大致呈品字形,中间还有河流穿过——就算没有河流,漫山遍野的雪层也能让己方部队不至于陷于饥渴状态。
双方的火炮轰击战开始了,虽然之前预料过普鲁士人的火炮技术又有进展,但他们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达到四里的程度还是让他大吃一惊——要知道,拿破仑时代欧洲的十二磅青铜炮才有四里左右。
可想而知,在特鲁琴的带动下,欧洲人的科技也开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不过,此时的特鲁琴火炮已经有三成的十二厘米野战炮已经改成线膛炮了,其精度、射程早就达到了五里左右!
前面说过,此时特鲁琴帝国的一个旅便拥有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为的就是让一个旅的部队就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帖赤那有九个旅,这便是九个炮兵营。
当下,三座小山附近,大营的外围阵地上已经布置了一层火炮,每个山头附近有三个炮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