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琴人的炮兵营不像欧洲军队那样需要需要携带大量的弹药,他们只需要携带一个炮架上的弹药,剩余的弹药都在辎重营,饶是如此,也需要十个人负责一门十二厘米的标准野战炮。
一个炮兵营有三百人,这便是三十门野战炮!
当然了,这三百人不可能全部用来操控野战炮,实际上布置起来的也就是二十门,还有十门是备份的,另外还有大量的迫击炮、短管火炮需要操弄。
九个营就是一百八十门野战炮!
每个方向六十门,这在特鲁琴以往的战斗中是很少见的。
当下双方的火炮就对轰起来。
对于特鲁琴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打到对方炮兵阵地更远的地方,但他们却并没有这么做,只调教炮镜和标尺,让其最大射程达到了四里。
而对面的普鲁士军的火炮总数显然远远超过特鲁琴,每一面都是两倍的火力!
不过,时下特鲁琴早就抛弃了实心弹,而是大量使用榴弹,但普鲁士人显然没有这么奢侈,他们只使用了大约三成的榴弹炮,剩下的还是实心弹!
特鲁琴军对于炮位的保护还是周到的,他们在每门大炮前面设置了一道用草袋子装填泥土垒成的矮墙,这样的话,一旦敌人的实心炮弹飞过来击打到矮墙时,可以吸收不少冲击力。
而炮兵前面也有一道矮墙,当炮位调校完毕后,可以从矮墙后面拉动火绳引爆炮弹,让其夺膛而出。
普鲁士人虽然在炮兵上笑傲欧洲,但却没有这么多考虑。
普鲁士人携带的火炮如此之多,可想而知需要多少民夫来押运实心弹和火药,他们两个军看起来只有不到八万人,但战场上的人员显然超过了十万!
看来,腓特烈的所谓“保持中立”完全是一个阴谋,不过是被特鲁琴人识破了而已。
也是,对于欧洲人来说,就好像几百年前面对蒙古人一样,他们罕见地联合起来了,至于英国人,他们一直自称是“大不列颠人”,是海岛之人,而不是大陆人,自然不在此列。
炮火准备大约进行了半日,半日的准备,对于特鲁琴人来说也就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普鲁士人来说却是要咬牙坚持,他们依旧显得孱弱的工业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攻势,不过是觉得机会难得而孤注一掷罢了。
炮火中,双方都在用望远镜观察动静,由于双方轰击的都是对方的炮兵阵地,故此,观察的重点显然是己方摧毁了几门火炮,打死了多少炮兵,进而让对方多少门火炮失去了战斗力。
半日的炮火准备,这是欧洲以前所没有的,以前他们可以在攻城战时连续炮轰几日,不过那是断断续续的,能够用来攻城的火炮也是数量极少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