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旱季时,河水普遍只有不到一米,可以涉水渡过,南北往来相比较其它地方还是十分方便的。
当下特鲁琴军就大致布置在这一段河面的南侧。
旺扎勒多尔吉抓住乞塔德及其亲卫后并没有返回乌尔赫特,而是越过封冻的斡难河来到了对岸的俄国木城,俄国人的城池距离乌尔赫特还有五六里远,若是特鲁琴人不顾他们皇帝的生死,炮轰乌尔赫特,那就得不偿失了。
放在俄国人的城池则安全得多。
如同旺扎勒多尔吉等人预料的那样,当它放出一个乞塔德的亲卫,让其将乞塔德的亲手写就,并盖上了大印的命令带回特鲁琴大营时,特鲁琴军立时就陷入了沉默。
如果他们群情激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攻打乌尔赫特城的,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这就是说乞塔德的命令依旧有效。
这就行了。
按照约定,当两部大军赶到时,特鲁琴军会走出大帐,然后放下武器,分别向俄国人、清军投降。
具体来说,第一旅、第二旅向俄国人投降,第三旅向清军投降。
北面,一位三十多岁的将军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红色的呢绒大衣外面了还披着一件紫色的天鹅绒披风,高筒帽上还有金边和羽毛。
特鲁琴人的情报能力早就闻名欧洲一带了,俄国人想要与清国策划如此重大的事件,为了防备他们的情报人员,肯定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特鲁琴人以前的情报里,负责贝加尔湖两岸东西约莫两千里的地方都是由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总督来负责的,总兵力也只有三千,但他们显然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代价。
自从俄国人在欧洲大幅退缩后,特鲁琴人继续情报工作的重点依旧放在那里,对于西伯利亚部分则是蜻蜓点水,主要在集市上收集相关讯息,自然遗漏了众多重要的讯息。
何况,西伯利亚实在太过广袤,俄国人的城堡又极为众多,想要在这样的地方布置密探实在有些力有未逮,加上俄国人显然做了防备,就算想布置进去也是千难万难。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苦寒的惯性思维还是限制住了包括乞塔德在内的所有人,他们认为,就算俄国人有所动作,还是西伯利亚方向,由于兵力、运粮有限,规模肯定不会太大,也造不成什么影响。
但正是因为西伯利亚太大,不但东西跨度极大,南北跨度也是极大,又有众多的大河,只要在封冻季节之前很好地利用他们,还是能将大军秘密运到贝加尔湖附近的。
两百年前,俄国人不光是依靠哥萨克的马刀、火枪和双脚,大量的内河小船也居功至伟。
若是他们以小规模分批前来,在地广人稀的背景下,一般人是察觉不了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