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十七章 不学太祖学光武(1 / 2)

黄立并不知道沔阳之战会成为军官们讨论的热点,并在日后被用于战场。他现在已经兵抵大方城,行将进入水西腹地。

水西占地甚广,至少包括后世的大方、金沙、黔西、纳雍、织金五县。如果没有确切的情报,想找到吴三桂所部,并不是很容易。

而在这之前,必须解决掉大方城的敌人,才是眼前最重要的任务。

“竟然选择了坚守大方城?!”黄立有些意外,疑心病又犯了,“难道是已经联络了吴三桂或是李本深,要在城下来个内外夹攻?”

李岳想了想,说道:“殿下多虑了。末将以为,是这帮家伙并不知道我军攻城的厉害,才龟缩城内。否则,他们擅自撤退,岂不是不管吴三桂,有背主之嫌?”

黄立眨巴眨巴眼睛,连连颌首,笑道:“没错,你分析得很正确。就算明知道城守不住,他们在没得到吴三桂的命令下,也不敢弃主不顾。”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但安全第一,我军还是要谨慎小心。临国公的后队很快就到,我们一边做攻城准备,一边派出人马在周边要道驻守。”

李岳呵呵笑着,说道:“殿下这安全第一,末将是甚为佩服。”

黄立不以为意,感慨道:“这就是心理的变化。起初是四面楚歌,形势危机,也只有拼命求生。现在有了些资本,就不想再孤注一掷地玩命了。”

李岳深以为然,感慨道:“这也是形势使然,怪不得人心有变。”

“能少死些人,就尽量减少伤亡吧!”黄立轻轻地叹了口气,微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的城池,“华夏子民遭到的苦难,已经太多啦!”

李岳沉默了一下,问道:“敌人是华夏子民嘛?”

“为清廷卖命的不是,吴三桂的肯定更不是。”黄立冷笑道:“关宁军吃着大明的饷粮,对建虏却无战绩。开关投敌,为建虏打天下,倒是穷凶极恶。该死!”

为了辽东战事,大明可以说是倾尽国库。征辽饷,逼反了无数饥民。可以说,大明的灭亡,关宁军罪不可恕。

李岳抿了下嘴角,咽下了要说出的话。

“殿下对吴三桂恨之入骨,那对打进京城、灭亡大明的顺军,能够消除仇恨嘛?”他不敢想,也不敢问。

黄立看了李岳一眼,若有所思,好半晌才沉声说道:“我不学太祖,要学也学光武帝。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光武帝,便知道我的所思所想。”

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虽比不上秦皇、汉武那么显赫耀眼,但历史评价极高,堪称完人皇帝。

他既是“中兴之君”,又可称为“定鼎帝王”。

后人评价刘秀“宽博容纳,计虑如神。十数年间,扫除群凶,清复海内,岂非天人之所辅赞哉?”

毛伟人赞其“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且不说刘秀的文治武功,便是他独能推赤心用柔治保全功臣,便被史学家称为“自古帝王,能保全功臣者,唯光武一人而已矣。”

李岳确实不是很明白,面露迷茫,可黄立也不再多说,只是又丢下一句“功臣自当有功臣的结局”,便催马走开,迎向勘测完毕的土营众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