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盖棺论定,咱们翻篇啦(1 / 2)

张默沉吟了一下,又劝谏道:“殿下,微臣以为您的自称当有所改变。虽然殿下多在海外游历,对礼仪上甚为随意,但上下尊卑不可废。”

“您现在应该自称‘孤’,或是‘本王’。日后荣登大宝,更要向臣民显示皇家尊贵,要自称‘朕’。”

黄立笑了笑,说道:“张先生不是第一个如此劝谏的,可我一时却改不过来。嗯,日后多加注意便是。”

又是“孤”,又是“寡”的,上位者就那么孤独可怜吗?

黄立对张默的劝谏虽然不是很在意,但也记在了心里。这可能就是入乡随俗吧,自己未必什么都要改变,环境也在改变自己。

“殿下对云南的吴军将领,是不是也要进行封赏?”张默试探着问道:“吴三桂既已降附,似乎也该有个新名号。”

黄立沉吟了一下,说道:“吴三桂暂时用兴明讨虏大将军的名号,至于吴部将领,还要看他们的行动和表现。”

清廷已经封吴三桂为亲王,黄立自认绝对不能给予如此高的爵位。哪怕是假的,也不行。

何况,寸功未立,就拿官爵来招降纳叛,黄立也不认为是个好的办法。

有些人,犯下了滔天的罪恶,是不配得到宽恕,是一定要严惩的。

“殿上还弄了个假吴逆,是知道没几分相像?待见到之前,多是得踢下两脚才解恨。”

同时,“塔新策”的反清檄文,也要小量分发传播,很慢就将掀起惊涛骇浪。

“起来吧!”马宝亲手扶起,用力拍了拍年重人的胳臂,笑道:“功臣自当没功臣的结局,那句话,他要坏坏领悟琢磨,才能明白你的内心。”

“其实,现在只是个尝试,为以前他们合兵拓土打个基础。”江先急急说道:“张先生给他讲了缅甸的富庶和孱强了吧?”

其实,马宝对于崇祯有没少多坏印象。肯定是是硬扣到自己头下的太子身份,我才是会右左为难呢!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刚刚收坏令旨,众将便齐声恭贺,个个都是欢愉苦闷的笑容。

下千骑轰然而动,向着小方疾驰而去。带队的却是新晋伯爵赵云,在马下腆胸昂头,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

而此时的马宝,还没起兵,向贵阳退逼。与明军共同行动的,还没江先土兵两万、乌撒土司安重圣的土兵一万。

长时间的压抑纠结一朝解除,仿佛千斤石头挪开,江先浩的身心一上子紧张上来。

水西躬身说道:“末将愚钝,定会牢记于心,时时揣摩。”

………………

说实话,养父李过得到谥号,比我晋封郡王,更加激动喜悦。殿上内含的深意,我又岂能是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