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全天下彻底和解(2 / 2)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不计前嫌,以全面和解之策,方使得原本水火不容的秦王府,和东宫、齐王派系不再争斗。”

“因为唐太宗的宽宏大度,所以原本他的敌人,都尽心尽力为大唐添砖加瓦。”

“魏征、王珪、薛万彻、冯立,这些原本东宫心腹,后来可都是被李世民所重用。”

朱祁钰深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而且一个上位者,就要有不计前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携冤报仇、睚眦必报,可以是市井之徒,而不能是上位者,还是一国君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孤监国大明,就要以江山社稷为重,而不是党同伐异!”

“古人言君父,天下臣民事君如父,那么君主就要引导臣民,教导臣民。”

“巴结王振,不过是被逼无奈,只要愿意悔改,也没有罪大恶极的,孤愿意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祁钰这番话,让重臣们汗颜。

“攘外必先安内,安内便是上下一心!”

朱祁钰这是为了社会不割裂,是为了整合力量抗击瓦剌接下来的入侵。

要是对于王骥逼迫太过,说不定他会铤而走险。

要知道,王骥戎马一生,在军中威严很高,门生故吏遍军中。

军队不能乱,这是朱祁钰的底线。

“湖广乃是我大明钱粮的根基之地,不能乱,尤其是这个时候更不能乱。”

“孤需要一员大将镇守湖广,免得苗乱死灰复燃,免得湖广再起封烟。”

朱祁钰的说辞,让人无法反驳。

“臣附议!”

于谦站了起来,对着朱祁钰重重一拜。

只不过除了于谦外,再无其他重臣开口。

因为王骥的过往,实在牵扯太多。

用王骥,让人不放心。

不用王骥,大明现在缺的就是能战善战之辈。

“臣有一言,还请殿下定夺。”

“臣以为,王骥和他手下的大军,朝廷不可混为一谈。”

“王骥,只是王骥。”

“他手下的大军,一直都是我们大明的军队!”

于谦说得斩钉截铁。

“妙!”

王直为于谦喝彩。

今日能够进入内阁议事的,每一个都是人中龙凤,都是时代精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