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朱有爋(1 / 2)

有句话说的好,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周王朱橚的几个儿子,也是大体相同。

长子朱有炖,大体上也称得上是个合格的世子,毕竟朱元章的这些个儿孙里头,可以称得上是千奇百怪,优秀的十分优秀,混胀的几乎是无法言语表达!而作为未来的周王朱有炖,虽说不像他父亲那般的痴迷于医学,但是文化素养也是还是相对比较过硬的。

周宪王朱有炖是朱橚嫡长子,生母为宁陵郡王宋国公冯胜之女冯氏。当初朱橚被朱元章罚到云南的时候,朱有炖年仅10岁,就奉命理藩事。

朱元章也没想到,这个只有10岁的孙子,在王府各位属官的帮助下,竟将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后来准许朱橚回藩地的同时,朱元章就将朱有炖立为周王世子。

朱橚去世后,朱有炖袭封周王,不过他也无心参与权力斗争,而是专注于杂剧创作。朱有炖对妓女、乐户颇为熟悉,所以作品中以二者生活为题材的占有三分之一,他有31本杂剧存世。

虽说朱有炖的作品中,存在浓重的封建伦理观念,而且思想平庸消极。但不能以现代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标准来评判他,毕竟社会大背景和道德因素不同,在鲜明的古代人有着时代局限感,也不足为奇!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仍然不可否认,他的作品对杂剧的南曲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存世的作品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朱有炖在专心创作杂剧的时候,他的两个弟弟屡次诬陷他,企图夺取周王之位,好在都没能得逞。正统四年,朱有炖去世,享年60岁,谥号“宪”。由于朱有炖无子,所以他去世后,周王之位由四弟朱有爝继承。

值得一提的是,朱有炖临终前,曾请求明英宗,免去王妃巩氏及六位夫人殉葬。本来明英宗都同意并下旨了,可惜等诏书到的时候,王妃与六位夫人已经殉死了。后来明英宗在驾崩前,或许是受到了朱有炖的感染和影响,便郑重的下令彻底废除了残忍的殉葬制度。

也就是说,即便是从儿子辈下手,朱有炖也是挑不出太多毛病的!

但这也架不住李景隆的诡计多端和脑子灵活,贱兮兮的朝着张丹青说笑道:“据我所知,不论是周王朱橚,亦或是世子,都是老实本分的儒雅之士,要从他们身上下手,削藩的可能性和顺利程度,几乎是难如登天了,但架不住他们还有其他的亲戚,平日里多行不义,开封府的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我们若是从周王其他的几个儿子下手,想来几乎可以说是不会有任何的难度。”

张丹青默默的点了点头,这还真怪不得旁人,周王的儿子们,这里头还真有几个不成器的,还真有几个臭名昭着的!

最典型的就是周王的次子朱有爋,还有另一个言行堪称令人发指的朱有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