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指的是正妻及其所生子女,所以正妻也叫“嫡妻”;庶,就是正室之外得到所有妾及其所生子女。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两者之间仿佛没多大差别;但在实际中,他们之间的区别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在出身方面,娶正妻讲究个门当户对,而妾几乎都来自或身份低下、或家道中落的家庭;
在迎娶的流程方面,娶妻要严格按照传统婚姻的规范流程,如占卜八字、依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备齐“三书六礼”;婚礼仪式也极尽隆重,双方准备足够的聘礼、嫁妆,迎亲之日男方大开中门、披红挂彩,在亲戚朋友们的见证下三拜九叩、祭拜祖宗、登记入谱。用四个字来描绘,那就是明媒正娶。
而与之相比,纳妾的流程可谓“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男子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谈妥价格后,支付一定的“买妾之资”,随后免去任何礼仪流程、无需迎亲队伍,仅需一顶小轿、经由侧门偷偷接近门,顶多邀请几个自家人小范围热闹热闹就行。当然了,女方也不需要提供嫁妆。
而在进入男方家门之后,妻妾的待遇差别就更悬殊了。
一般来说,虽然古代社会奉行男尊女卑,但在一个家庭内,正妻与丈夫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她是一家内务之主,不仅全权负责操持家里的大小事务,还要负责管理妾,如有必要,她可以对违反规矩的妾进行惩罚。
而妾在家庭中的价值一般有三方面:满足男主人的欲望,传宗接代,担任奴仆。她们不仅要伺候丈夫,对正妻也得低身下气、任其支配;一生中都无法名列宗族名单,除非母凭子贵——生的子女特别受宠、争气。
一般来说,正妻是无法被降为妾的,也不能轻易被休,除非犯了“七出”之罪,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即使犯了七出,但如果符合“三不去”中任何一项也无法被休,即:有所娶无所归(无娘家可归的)、与更三年丧(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前贫贱后富贵(陪着丈夫由贫变富)。
但是妾就没这种待遇,她们可以被当作商品一样被买卖,没有丝毫保障。不过,假如一家的正妻去世、被休,而且男主人本人愿意,在经过严格的流程仪式后,妾是可以转正为妻的。
当然了,妻妾的差别也体现在她们所生的子女上。正妻所生子女被称为嫡子女,妾所生则是庶子女,双方虽然父亲相同,但地位有鲜明的尊卑贵贱,嫡长子拥有无可置疑的家族继承权,紧随其后的是嫡长孙、其他嫡子;嫡女的地位同样比庶女高。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妻妾、嫡庶之别描绘的极为深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