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1 / 2)

再更换掉老将耿炳文之后,备受建文皇帝朱允文信任的李锦龙便开始粉墨登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曹国公,李锦荣究竟是个什么货色?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燕王朱棣,骑在高头大马上听到了朝廷换将的消息,而且还是自己的老熟人,李锦龙之后,惊讶的目瞪口呆,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国人很喜欢调侃,并且经常用说反话的方式来幽默的表达对一个人的嘲讽,对于大明屡战屡败的废物将军李景隆,“大明战神”这个称号无疑是最大的羞辱了。

被称为大明战神的李景隆,是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很会打仗因而得此誉称吗?李景隆,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但丝毫没有继承其父的骁勇善战、智勇双全,而是自负妄为,胆小怕事,毫无领兵之才,由于逢战必败因此被讽刺笑称“大明战神”,网友纷纷惊呼高端黑。

李景隆承袭了其父的爵位,却丝毫没有继承其父李文忠的军事才能,丝毫不了解兵法,掌兵却不会用兵,带军却不会打仗,屡败屡战,最终拜于朱棣靖难之战,南京陷落。

着名的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曾跟随舅舅朱元璋四处征战,协助他打天下,成为一代开国功臣,被赐封为曹国公。而李景隆正是李文忠之子,即朱元璋的外甥孙。

李景隆,小名九江,继承了父亲的曹公之位,由于其父的名声与威望,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一上位,他便得到重任,曾于都督府管辖军事,官位最高时升至太子太傅。

但李景隆为人并无才能,在官位上吃闲饭,被讥称为白面书生。

靖难之战时,李允炆撤下大将耿炳文,命令李景隆担任将军带兵与燕王抗敌。谁知李景隆为人自负,毫不把老将放在眼里,不懂得用人,最终大败而归。

李允炆过于信任李景隆,自以为其兵败归咎于将士不足,于是赋予其大军令其再次上前线,谁知李景隆屡战屡败,最终降燕,失守南京。

朱棣上位后,重用降臣李景隆,但最终由于群臣不满,将其弹劾,软禁在家中,连续十日不进食还未能死,大致在永乐末年离世。

除大明战神外,李景隆还有一个称呼,即“运输大队长”,这又是个什么职位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