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才气共分五境:出县,达府,鸣州,镇国,传天下。
“我虽是三境儒生,但眼下并无诗词文章传世,连武道一境的炼皮境武者都敌不过。”
“对了,苏郎君看起来正是武修,敢问是什么境界?”
苏鹤答道:“锻骨境小成。”
闭关这两年,他日夜勤勉苦修,虽然被处罚中,但云梦宗的伙食还是没有少了他那一份,依然是顿顿有灵兽肉,因此提升到了小成境界。
不过,果如婉儿女郎所言,锻骨境后,提升修为最重要的是根骨和悟性,再不能像之前那般进展神速了。
这还是多亏了鬼市一行,让他把根骨提升到了中下之资,否则恐怕十年八年都小成不了。
饭桌上,两人达成一致,决定结伴同行,前往长安。
王之涣那里,自然是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位实力不俗的武者,路上遇到点什么变故,也能护他周全。
而苏鹤这边则更多的是好奇,想看看儒修究竟与其他修士有何不同之处。
饭后稍歇了两刻钟,二人离开江陵城,走水路乘船沿沮漳河向北而去。
走水路的原因是王之涣不是武修,手无缚鸡之力,没有苏鹤那么快的脚程,体力也远不及他,所以乘船最为方便。
乘船逆流行至当阳县,船家言明此地已是极限,再远就不再渡人,于是苏鹤两人付钱下船,准备坐当地的船继续向北。
在河边等船夫的时候,有几个赶考的儒生也要乘船北上进京,当即向苏鹤和王之涣发出邀请,一起雇一条大船。
当然了,船费大家平摊。
苏鹤和王之涣自无不可,于是众人合钱雇一条船沿漳河北上,船夫是个四五十岁的半老头子,船内还有几个年轻人帮忙。
这一路都是逆流逆水,划船须得有一身好力气。
众人坐在船内交谈,快黄昏时,船夫从木板底下掏出一张渔网,几兜子下去,就打捞上来不少新鲜的鱼虾。
烹了鱼虾,又蒸饭煮汤,老船夫抱着一个坛子从船舱里走出来,笑道:
“船上简陋,诸位只能讲究吃些了,这是老夫自家酿的米酒,诸位都尝尝吧。”
“多谢船家了……”
一行人就在船上开饭,漳河的鱼虾新鲜个大,老船夫的手艺也不错,做得甚是鲜美,又有米酒相伴,吃得众人舒畅欢欣。
“虽是萍水相逢,但能与诸位在这漳河上泛舟共饮,也算是宴会了啊!”
“说得极是。”
“适才这位郎君提及‘萍水相逢’之句,想起仪凤元年,一代才子王勃逝世,何其可惜啊……”
“是啊……”
这时有人说道:“对了,苏郎君去长安,也是参加科考吗?”
苏鹤摇头道:“我不通诗书,是个武修,不能科考。”
“武修虽不能考进士明经,但可以参加武举啊,苏郎君何不参加武举,亦能谋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