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爌亲临叛乱那一夜,朱由校运筹帷幄、调度四方,虽然是十六岁的少年,却动如狡兔、静如佛陀,叛乱者被他全部拿下,还以无比信心和手段驾驭骑墙的朱纯臣。
现在又有用人不看乡党朋党,该用的就用、该监管的就监管。
这是何等的自信和气魄啊。
孙承宗也感叹一声,但是眼神微微严肃了一点。
“稚绳兄,太子监国对我等有青睐,为何面色反而更严肃?”
“不瞒韩大学士,一方面是责任重大。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
“嗯......”孙承宗表情很认真,拿起茶杯一饮而尽。
“咕咕咕.......太祖、成祖喜好兵家、法家,宪宗、世宗崇尚道家,这四位先帝都是有本身所擅长喜好之家,也能用我儒家,都是厉害的帝王,但是......”
孙承宗说到这,也不保留地讲道:“墨家思想崛起,不同于兵家、法家,甚至清静无为的道家。”
韩爌一下子听懂了。
兵家与儒家泾渭分明,是各有所长而不是竞争。
法家早在荀子和董仲舒时已跟儒家彼此融合。
道家不喜争,从大汉至大明,中间地位也有很高的阶段,但是跟儒家没什么太多冲突。
“墨家......与我儒家必有竞争?”
“然也,墨家与农家、公输家也不一样,那两个跟儒家竞争少,也像兵家一样分工,只有墨家最不一样。”
韩爌侧目看向窗外,感觉大明经历嘉靖、万历非常长的两朝,确实比之前稍微富足了一点,但是真实情况不容乐观啊。
内耗太多了。
他不是后世的人,不会着重分析经济基础和土地民生,但是他看官场更多,看到大明朝廷内耗非常严重。
嘉靖朝的大礼议,让许多人才流失,让嘉靖皇帝也在士林里名声下降。
万历朝的争国本,前前后后几十年,换了一大堆首辅和官员,党争层出不穷。
内耗啊!
如果太子监国掀起儒墨之争,可以预见这又是一次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争论和斗争。
怕又是一场内耗。
“这世上没有兵家皇帝、法家皇帝、道家皇帝,因为那三家在士林里争不过儒家,最后还是擅于那三家的皇帝,与儒家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墨家是能撼动我儒家的。”
孙承宗补充一句后,韩爌也沉默了。
不得不承认孙承宗比他聪明,比他看得远。
大约思考了半注香,孙承宗已经有今日暂且告别的想法。
韩爌却终于想通了。
“哈哈哈哈!”
“阁老何故发笑?”
韩爌心情大好道:“太子监国的本事你我可能都低估了......他一出手就扭转了万历朝的局面。不说与嘉靖皇帝能力如何,就说现在老臣们的支持和配合的局面,就胜过杨廷和不配合的局面,所以我相信太子监国~”
两人都深吸一口气,期待未来不要太内耗,不要儒墨大争斗,而是让新的时期实现超过隆万新政的成就。喜欢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请大家收藏:()大明:我不是木匠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