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如此包装(试水推期间求追读(1 / 2)

杭市贝容文化公司总编辑办公室内,陆金波和几个人正坐在一起聊天。

其中一人说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陈韬是个何许人也,敢针对韩函以前写的文章进行评击。”

陆金波喝了一口茶道:“一个高中生。”

另一人说:“他跟以往写文章评击韩函不同,别人是质疑韩函,但他只是针对那些文章中的观点。”

“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然后给自己增加名气?”

陆金波微微颌首:“不排除这种可能。”

“可是他靠檬芽杂志就可以渐渐火起来啊。”

陆金波笑道:“这几届新概念出过第二个韩函吗?”

几人同时摇头。

“光靠杂志和大赛已经很难出圈了,必须有惊动社会的文章,以及惊艳的著作,甚至还有背后的炒作。”

“如果只是靠杂志慢慢养,还没养成都养死了,最近几届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他就是借用这些让自己一夜成名呢吧。”

“简直就是自我炒作。”

“炒作归炒作,看他能不能写出比韩函还高明的书吧,如果不能,也就是叫嚣几句渐渐沉默。”

再次烧了一壶茶后,几人继续展开讨论。

“这个没有背景没有多少名气的高中生能斗的过韩函吗?毕竟韩函已经名列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之内。”

“我看未必,韩函当年的三重门可是轰动一时,他有群众基础,这个新人目前还没有出版过一本类似的著作,杂志上连载的那部小说也仅仅是个推理小说而已。”

“所以说他很难走进公众的眼中,推理不及言情和叛逆更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

“陆总编,你怎么看?”

陆金波一口饮尽杯中的茶水,笑笑不语。

从朋友的角度来说,他当然希望韩函不被人超越。

但从编辑角度甚至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来说,谁超越谁都无所谓,多几个“韩函”是好事儿。

目前他觉得这个不出名的小子只不过是韩函翻红的一颗棋子而已。

也许对方也有两把刷子,但刷子上的毛可能并不多,众所周知,在作家这个行业里,大部分人都是熬出来的。

如果出身不在这个圈儿内,想一夜成名几乎是不可能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