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如此包装(试水推期间求追读(2 / 2)

......

几天后,陈韬带着整理好的杂文再次抵达京城,他从众多出版社中最后决定还是跟李建成合作,李建成的背后是有颇实力的二十世纪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曾经出版过韩函的著作。

李建成的天海文化是中间的中介,不过他只接过韩函的一本书。

抵达以后,李建成热情的到车站接待了他,不过这次他没有带谭美,换了一位披肩长发,瓜子脸,鼻梁高挺,身高一米七,笑起来很迷人的美女。

“你好,我叫陈晓月,是出版社的实习编辑。”

美女自我介绍道。

派来个实习编辑啊,难道出版社不太看重我的书?

不过这也很正常,这家出版社是国内顶尖出版社之一,而自己的那点儿小名气在它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在李建成的带领下,来到天海文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李建成的这家文化公司主要经营的就是图书方便的包装、宣传和联合出版社出版,依靠赚取作者一部分稿费和销售利润生存。

在接待室内,李建成再次给陈韬介绍了关于图书出版的一系列问题。

李建成说道:“跟文化公司合作出版图书是目前大部分作者最明智的选择,我们就像你们的经纪人,负责作者本身以及图书的一切营销事项,而我们只是从中抽取一少部分酬劳。

这可以给你们作者省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让你们腾出时间专心创作,并且给你们的版权费用也是十分客观的。”

陈韬之所以选择文化公司而没有找出版社,一就是因为名气不足,二是因为个人找出版社出版的环节太过困难,时间跨度太长。

其中涉及编辑、排版、设计、校对、出版、发行、营销、印厂、纸厂等多个部门的合作,还有向上级备案、向新闻出版备案等等。

光审核就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所以一本书要想出版,起码要做差不多一年的规划。

而想要拿到出版社免费的书号,也是男上加男。

但是跟文化公司合作就简单多了,现在基本都是自费出版,对于已经有一些名气且有炒作空间的作者,文化公司会进行投资运营。

文化公司负责掏腰包买书号。

而且经过他们的编辑和审稿,出版社方面对于审稿就不会卡得很严,只要内容不涉及不允许的问题,出版的速度就会非常快。

如果书有前景,拿到市场上就能挣钱,基本一个月就可以出版了。

但如果是出版社,没三个月时间是不可能出版的,除非你是名家,书已经多次出版,修订的情况也很少,才有可能一个月出版。

而作为文化公司,还可以对作者进行包装,铺张宣传,影响力不仅靠作者本身的文笔实力。

天海文化公司在这方面可以说已经非常成熟,通过他们,自己的杂文就可以在短期内出版,至少是在寒假结束前出版。

不然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同时刚调动起来的氛围就会迅速沉下去,甚至一些人还会公开讨伐他,说他沽名钓誉,连一本好书都写不出来,只会写个推理小说,跟韩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