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本来就是百业,农村是百业兴旺之地。
种地、养殖、编筐、打鱼、织布、养鸡、磨面、榨油、酿醋、晒酱、补锅、理发、木活、打铁、箍窑、烧砖……衣食住行用,无所不包,无所不做。
你做一点俄做一点,有集有更有会,不用出公社,就什么都有了。
那时的光景是多么的兴旺啊!
农民忙时种地,闲时做些小生意挣钱补贴家用。现在呢?
现在只能种地,还只能给集体干,家里养猪都是带着任务哩。
这样的情况下,搞庭院经济确实不是时候。除了种颗树,连养鸡都有数量限制,还搞啥庭院经济哩?
唉……
其实让搞也搞不起。人都还吃不饱,哪有东西喂鸡鸭哩,也就只是在院墙底下种颗南瓜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还不到时候,那……甚时是时候哩?
莫不是这世事真的要变了?
那半脑壳田二念叨了几十年,不会真的让他给说着了吧?
想到这里,孙少安猛的摇头,忙止住乱想,翻看起几本小册子来。
小册子是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就的,这么多字,根本就不是一天能弄成的。
也不知道二娃准备了多久,想来费了不少功夫吧。
不过,二娃这字儿可真好看。
随便翻看了一会儿,单独留下青贮那本,把另外两本放炕洞子里藏好,却取过二娃留下的那个黄挂包装起青贮。
他打算在出山的时候抽歇息的时间加紧看。二娃说了,过几天羊就要运过来了,他要抓紧给生灵准备吃食。
对了,还要先跟队里的羊倌田五叔言传一下,早些收拾出羊圈来。
两百只呢,可不是现在的那个小地方能安置的。
生产队有原本也有一个羊场。
养的还是绵羊。好多农家里,还指望着每年分的那点羊毛织补些袜子呢。
可那年因为村里缴不够生猪任务,不但猪场的猪都补了上去,连绵羊也贴补进去不少,如今也没有几只了。
二娃说这次山羊、绵羊各一半,试着对比一下看哪种养殖效率更高、收益更大一些,以后就定下来专一养殖。
读过书的人,肚子里的弯弯绕就是多。
孙少安在心里吐槽了一下,觉得很爽。反正他早已不以读书人自居了。
“少安,少安!”
院子里传来喊声。孙少安已经听出来了,那是副队长田福高。
“在呐,在呐……”
“你生病了?”
“好着呢。”
“大家都到饲养室院子里了,没见到你还以为是病了,都要过来看你,让俄给拦住了。怎还没起,是有事儿?”
“就来。”
孙少安忙披上小褂,下炕趿鞋出了小窑,“都到了吗?今天怎早了不少?”
田福高看了他一眼。
“别说你没想到。昨儿是二娃回来了吧,他和田五闹得整个村子都睡不成,大家都等着想听新鲜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