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萍丫头上卫校花了三百块?老大家的,这么多钱,你这一屁股债,可没有把钱往外借的道理。”贾老太太还算是个明事理的。
最后,易正文吃瘪地提着收音机走了。
贾老太太觉得怪对不起乖孙易春的,也走了。
临走时,易春让王兰切了一块肉给她,毕竟,这个贾老太太一直对易春不错。
下午,外面好热闹。原来是引水搭架子已经搭到易春家了。
刚好从四家后院搭过,易春在厨房外墙打了个洞,把竹子搭进家,这样水可以直接流到水缸里了。
终于,天快黑时,水来了。
只听见到处一片欢呼声,人声鼎沸。
“水来啦!水来啦!哈哈。”
“终于不用挑水啦!”
“这水好甜!好清!比河水好多了!”
“想不到还有不用挑水的一天!”
“听说这主意是易春出的。”
“易春这小子人不错,什么事都想着大家!”
“……”
易春没想到,这引水到家工程,从大妈们的嘴里口口相传,竟让易春在众人的形象一下子暴涨。
大家的智慧是无穷尽的,引水的竹子在经过每家,都会在竹子侧面打个筷子大小的洞,让水流进家,不用时,用个筷子堵上。真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大家几天的努力,引水到家工程终于完工。
场长一高兴,放了这次参与引水到家的同志三天假,同志们欢呼雀跃。其实,大家也累得够呛了。
吃完晚饭,易春做完作业,已经天黑了,他闲得无聊,拿着电筒和米袋向河边走去,他想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捞到一条鱼。
皎洁的月光下,河边一片寂静。易春发现了一条肥肥黄鳝。
大概有四十厘米长,估计一条怎么也有三、四两重,黄鳝这玩意晚上比较好抓。
易春把电筒放下,月光下,黄鳝一动不动,躺在水里。
他看准了,一抓,快速丢进袋子里,一条接着一条,他抓了二十多条,觉得差不多了,赶紧回家。
这个月份正是黄鳝最肥美的时候,不过在这个年代,大家都不怎么喜欢吃。
因为黄鳝有很重的腥味,想要好吃就得佐料齐全,还特别费油。
可是这个年代,各种材料不齐,油更是金贵。
大多数人家放油是按滴算,谁家也舍不得为了炒一盘菜费那么多油。
贾老太太炒菜多滴了一滴,都被老古板易有家骂:“水就舍不得放,油就当水放。”
易春提着袋子,爆炒黄鳝、香辣黄鳝、油炸鳝骨这些菜名已经浮现在他脑海了。
他从空间里拿出葱、姜、蒜、辣椒、薄荷,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易春想快速弄出来解解馋。到家后,发现家里没有人,估计他们是在隔壁易正奇家玩呢。
他开始收拾黄鳝,这玩意表皮有很多粘液,滑溜溜的,一点也不好弄。
只见他用刀轻轻一拍,黄鳝就死了,然后剖开肚子取出内脏。
把杀好的黄鳝洗干净,又用盐用力搓,祛除腥味。然后再洗干净,切成一段一段后,放白酒、蒜和姜片把它腌起来。
他又看了一会儿书。从空间里拿了一桶菜籽油,一瓶麻辣酱。往锅里倒了许多油,开始烧火,起锅烧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