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莹见那小河不大,没指望陶焕生能有收获。
可过了不久,就见陶焕生带着两尾肥鱼走了过来,笑着道:“今晚有鱼吃了。”
说罢,又从马褡裢里取去一包盐巴,洒在了鱼身上。片刻,就闻到了浓郁的肉香。
陶焕生将先烤好的鱼,递到了孟莹的手里。
孟莹尝了一口,外酥里嫩,味道十分鲜美。
“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一手。”梦莹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这是从小练就的,我小的时候,独自去山里放羊。饿了就烤些活物来吃,还烤过青蛙和蚂蚱,蚂蚱腿烤熟了也好吃,脆脆的。”
“为什么要吃那些,就没抓到过野兔山鸡的吗?”陶焕生的话,让孟莹很吃惊,自己前世也曾挨饿受冻,可也没到吃虫子和青蛙的地步。
“怎么没有,只是抓到野兔和野鸭,要拿回家去,让我娘炖上一锅汤,让妹妹也解解馋。”说道此处,陶焕生的目光变的温和而遥远。
孟莹想到前世,她也曾在山脚下捡到一只被鹰啄伤,半死不活的山鸡。欣喜的拿到家中,拔了毛,上灶炖了一锅番薯。
姚夫人却说这许多鸡肉,再放些野菜,野蘑菇才好。她看着“咕嘟咕嘟”的肉锅,咽了咽口水,拿了篮子便奔去了南山。
可等她回来,只剩下满桌的鸡骨头,姚承耀正在抹油嘴,姚夫人装做困乏,阖上眼睛躺在炕上。她再去看锅,只剩下点骨头渣子,那母子竟然连口汤也没给她留。
那时只是觉得她娘偏心,如今想起来,确是那姚夫人当真心狠。
陶焕生见她一言不发,以为是不懂穷人的苦楚,便道:“你恐怕不知,穷人家一年到头难得见回肉腥,终日无非是换着样吃野菜。”
孟莹颔首。
陶焕生继续道:“不过,好吃的野菜,比肉还香,比如那初春的马莲,采了嫩芽,焯去涩味,包了菜团子,很有一股清香。”
“若是再放些春韭菜,味道更佳。”孟莹抬起头顺口说道。
陶焕生听后很惊讶,乌黑的眸子闪亮亮的。
“你还知道什么?”
“我还知道一种野梨,青时又涩又苦,可用香蒿子存半个月。等到蒿子干了,梨子皮黄了,连梨核都会变的软烂,汁水又酸又甜。”
那野梨是孟莹前世的最爱,不用花银钱,只要摘回家,便能享受一夏天的美味。
想到那味道,便觉得舌头下面有发酸,满口生津。
陶焕生则在旁笑吟吟的看着她。
此时的孟莹又与平时不同,没刻意拘着,眼神清亮,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红,又带着少女的羞涩。
他突然想到两句诗:“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见陶焕生盯着自己,孟莹心里咯噔一下,心道:完了!又说起前世的事了,姚家富庶,自己今生何曾有这些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