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解缙复旨。
到了码头才刚一下船,便有一大群围了上来,这些人不乏有青衣小帽的小厮,更有身着儒衫的儒生士子,甚至已有官身之人都有。
这样的大典举世瞩目,除了编纂官们负责排版校对,还需不少刀笔小吏们誊录。
因而,有官身的谋个排版校对,没有官身的小吏能挤个誊录的差事也是不错的。
反正只要大典落成,即便不能在上面留意名字,也能在同僚中高人一头,甚至还能在族谱中记录这一荣光。
总之一句话,这一差事是非常值得挤破脑袋钻营的。
不过可惜,解缙并不买账。
当得知这些人是因他做了总编撰来做投名状的,解缙不管身份高低贵贱,是亲自来还是派人来,一个都不见便都打发走了。
还有人想要追上去让解缙留个印象,直接把手中名帖扔到了解缙轿子里。
片刻,解缙落轿。
还以为那人的办法管用了,有人眼巴巴的正想要群起效彷之际,解缙长随举着那名帖,问道:“苏州沉超是谁?”
片刻,一腰有些句偻之人走出。
“在下沉超,中县试后任衙中吏员二十三载...”
县试之后,还有府试和院试,之后才是乡试,乡试后被称为举人,有做官的可能。
学而优则仕,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无非不就是做官而已。
这人要是有往上考取的机会,干嘛只甘愿做个刀笔小吏。
一看就是多年不第,想要借此机会扬名。
解缙那随从和解缙的脾气差不了多少,也不管得罪人与否,没等沉超把话说完,便把手里的名帖扔了过去。
“我家老爷说了,大典的编撰是货国之大事,如何选拔他自有计较,谁若再搞歪门邪道,一律全都不考虑。”
“苏州沉超,你不用报名了,只要我家老爷是总编撰,你就不可能被选中的。”
这话一出,众人暗暗庆幸。
不被选中也就罢了,这要是被个随从当场斥责,还不够丢人的呢。
只有沉超脸上变化莫测很不好看,他倒是想回击过去,但不说解缙早就走了,根本就不给他这个机会。
不过解缙即便留下,人一个官身他一个吏员,从哪看他都没有这个资格。
在众人一年唏嘘中,解缙头都没回便扬长而去。
解缙素有才名,不少人都听闻过他的脾气,一个都敢给被天子定了谋逆之罪的辩冤之人,对他们有这种态度并不稀奇。
望着解缙一行渐渐远去,众人也只能独自兴叹。
而还没等解缙回家,朱允熥便收到了码头上的这一消息。
倒也不是故意去监视解缙,只是因为富明实业有批货要运,徐行全亲自过去监督,恰好看到了解缙把那些人都赶走。
编撰大典需富明实业出钱,解缙作为大典的总编撰,徐行全也就恰好说了一两句。
听罢,朱允熥笑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