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量上,就不难看出掌机的潜力。
不过,无论是台式的、还是家用的、又或是掌上游戏机,其实都不是游戏行业最赚钱的。
游戏中最赚钱的是开发游戏卡,同类游戏机,如果不升级,就只能卖一次,而游戏卡就不一样了,只要你制作出一个新游戏,就可以从游戏卡上赚钱。
一台游戏机,换上新游戏卡,就能换一个游戏玩。
八十年代的电子游戏,讲真的,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靠的还是游戏设计。
一个好的游戏设计,可以带动游戏机的销售,而游戏机销售的好,后续对游戏卡也有很大的带动。
前世,李长平作为一名不错的好学生,那玩过的游戏简直不要太多,各种大制作的不用脑子的,又或者是需要点智商的各种游戏,他算是都玩过。
而这些游戏,很多都是可以呈现在如今的游戏机上边的,甚至以后自己开发电脑之时,也可惜用游戏来带动电脑的销量。
对于游戏设计,不吹不黑,他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就能想出很多小时候玩过的小游戏。
现在要是进入游戏行业,只需要收购一家不大不小的游戏公司,就可以把后世的诸多小游戏制作出来。
八十年代的游戏开发,真心不需要多大的本钱,基本上是个游戏开发商,就能制作出各类游戏。
就拿现在游戏市场最火爆的小日子以及鹰酱,两个国家国内的游戏开发商,没有几百,也有几十家之多。
后世游戏开发商之所以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游戏进入了3D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不断进步,大家对游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游戏成本不断提升。
任何东西,一旦沾上3D这个词,成本就会高到难以想象。
3D游戏,开发出来一旦不赚钱,失败一两次,就能让一个中型公司直接倒闭,大公司也会元气大伤。
而如今是什么年代,82年啊!
八十年代,各类电子游戏,开发成本大多花不了几个钱,成本主要还是花在硬件上面,游戏开发反而没有多大讲究。
这个年代开发游戏,只要不是无人问津,稍微好点的,就能回本,再好一点,就能赚钱,如果深受市场欢迎,那么就能让你鸟枪换炮。
任天堂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靠的是游戏内容吸引玩家购买他们的游戏机,从而建立起了庞大的玩家基础,进而控制住了渠道。
然后再以渠道为诱饵,让第三方游戏商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游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