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标杆(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28 字 2023-09-20

如今收复同安城的政治意义已超过了实际价值,这不仅仅是数万军民的性命,更是明郑的招牌,今后明郑的城池在清军的围攻之下,还能不能如此顽强,永历七年的同安城将起到标杆示范的作用。

只要有机会,郑成功就必须把他们救出来,他要借着这一次解救同安城的机会,告诉天下,明郑的城池只要坚守下去,国姓爷必然会领兵前来解救。

这就是人心,人心可用,则万事皆有可为!

“鉴于当前局势有变,大军回师漳州将采用如下计划。”这一次,依旧是甘辉在主持军议,周全斌留守惠州府,只是作为旁听参与了会议。甘辉昂首直立,一脸从容道:

“首先,由总理官洪旭调回袭扰泉兴等地的水师,在我中军进抵同安之前,先大举进入西溪示威,鼓舞城中守军的士气。另外,下令石进-连河防线里的守军派出小股部队袭扰清军左翼,扫清石井周围的清军哨骑,确保东面无虞。

北面,由右提督王秀奇亲自领柯鹏的右冲镇和林胜的卫戍营,封住长泰东北方向的山口,断了清军从那里迅速撤军的通路。同时,南面由总理官洪旭集中漳南的右军另外两镇,漳州府城的两个卫戍营,往高浦所方向行进,威胁清军右翼。

虎卫镇,亲丁镇,骁骑镇随藩主直接在同安和石井-连河防线之间登陆,防线内的守军到时接应。皆时清军四面被围,处处受敌,必然难以支撑。”

这原本就是明郑根据不同的局势,可供选择的其中一个方案,所以最终的决议一出,诸将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明郑大军中许多将士都是漳州府人,来自同安等地的也不少,军中自然不乏想要和清军决战,解救父老乡亲的声音。

而漳南各地的守军原本就憋着一股气了,只是洪旭稳如泰山,一直没有擅自行动,也使得各部得以保存实力,只要有了西征主力这支胜利之师的加持,他们的威慑力也将大大增强。

这上万大军单独和清军精锐决战或许没有胜算,但有了虎卫镇,骁骑镇,亲丁镇三镇在广州城外休整了近两个月的精锐作为拳头,牵制住了清军的核心战力,他们的作用和威慑力也将大大增强。

而且,郑成功并不认为陈泰现在就要和他决战,但他必须要摆出决战的姿态,甚至于是要摆出将这支清军围歼于同安城下的姿态,而且是要表现得十分坚决,这样对方才会动摇。他其实是在逼迫陈泰做出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