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阅兵演练(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73 字 2023-09-20

郑成功身披一件金黄色的鎏金山文甲,他的王旗和将旗在阅兵台上高高飘扬,左右分别是甘辉,王秀奇和黄廷,余新,身后是万礼,赫文兴,郭廷,陈魁,王起俸等营将,再往后,则是蔡福麾下,全副武装的銮仪镇侍卫。

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明郑大军目前在最核心的战力——“五军”中已经基本完成了军服换装,这是郑成功提升军队形象,培养军队荣誉感整体计划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在未来,明郑的三大水师也会进行相应的军服换装,以区分水陆兵马,增强这些相当一部分由海盗转化而来的士兵军队荣誉感。

同时,在郑成功的要求下,改良之后的军服不仅加入了许多后世的设计元素,变得更加实用,军中也新增了不少单兵装备,其中实用的多功能“行军背包”就十分受士兵们的欢迎。

而随着明郑收复更多的土地,财政实力更加强大,军服的款式和功能还会进一步完善,这也是在常规的武器装备之外,增强士兵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

经过军服换装之后,明郑的不同兵种之间,配备了同款不同色的军服:普通战兵是黄装白甲或蓝装白甲,骑兵是黄装黑甲或者蓝装黑甲,火枪兵则是红装黑甲,而水师在计划中将是蓝装。当然,这也并非创新,而是在原本明军的基础上改进统一的。

很快,便到了郑成功检阅大军的时候,校场之上鼓号声齐鸣,各部士兵按照旗号进入了校场的指定位置,郑成功的面前旌旗飞扬,踏步之声不绝。进入了校场的各部士兵军阵十分严整,应旗列阵皆展现出了不凡的气势,近四千士兵齐声大喊“虎”,更是气壮山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依旧是武卫营的那数百人马,他们现在已经按一人双马的标准,全军配备了驮马,机动性弱的短板被补全。而分布在大阵两翼的骁骑营身着黄装黑甲,头戴红缨黑盔,气势同样威严。其余各部的兵马也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军阵行进和应旗中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平。

至于从卫戍五大营转来,位于中路的近卫营派出的那数百名战兵,虽然也不算弱,军阵队列都整齐有序,但比起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气势上依旧是差了不少。

这是郑成功流水线生产精锐大军的实验部队,士兵虽然很普通,并非武卫营那般,十里挑一的精悍,但拨给近卫营的兵甲粮饷都是高标准,苏茂也是郑军中仅次于甘辉,万礼,余新等人的猛将,只是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练成一支强军。

而且,他们不仅仅是按照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操练,还结合了参谋部组织各军各营主官总结出来的战场经验,甚至新增了不少的训练项目,都是充分发挥了这些军官的主观能动性之后,结合实战经验,总结出来,并经过了参谋部的把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