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的葡萄牙人虽然在明郑的武力威胁和贸易拉拢下,做出了充分的妥协,其中的造炮厂也被明郑实际控制,但产量还不能满足明郑大军日益膨胀的巨大军备需求。而且,澳门并不够安全,虽然有李定国大军在新会掣肘,但尚可喜若是想要突袭澳门,依旧是十分容易便能得手。
只不过,这需要出动至少五千兵马,而且还得携带至少十门火炮。同时,尚可喜也可能刚刚得手,就被李定国和南洋水师堵在了新会一带,甚至因此被围歼。郑成功并不觉得尚可喜会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他甚至愿意牺牲澳门,换尚可喜的命。
但风险还是有的,因此,郑成功选择了在潮州府城,漳州府城和中左所岛上,分别新建铸炮厂,目前中左所和漳州府城的炮厂已经开始生产,特别是中左所岛上的一号炮厂,正在生产大军急需的四磅铜炮和十二磅到二十四磅不等的铁质舰炮。
而炮厂的周边,还设置有火炮实验场,郑成功领着几个大将抵达的时候,工坊的负责人正带着炮兵在测试最新造出来的四磅炮威力。作为靶子的木制盾车,披甲战兵,盾牌在不同的距离内被威力巨大的炮弹打碎,测试的效果让郑成功也十分满意。
而实心炮弹作为攻击手段,在远距离的时候,一个很大的优势便是可以利用跳弹来伤人,这对于打击敌军的士气十分重要。靶场的炮兵此时正在试验的项目之一,便是不同的角度和射程下,如何充分发挥跳弹的威力。
经过一系列测试之后,正如郑成功所想的那样,四磅炮在当前战场的限定条件下,是比其他口径的火炮更合适装备野战大军,作为战兵方阵中短程火力补充的利器。
“这些测试数据你们是如何记录和保存的,又打算如何运用?”
郑成功听了工坊负责人刘涛的汇报之后,问起了他更关心的问题。火炮他并不是专家,四磅炮也是根据当初搜集到的资料,提出建议而已。但除了造出火炮之外,造炮技术,用炮技巧的传承,将来炮兵的规范化培养,是他更关心的问题,也是明郑未来的真正优势所在。
“回藩主的话,这些火炮测试的数据,每一项都会有试验场的文员在现场记录,炮兵实时校对,工坊的工匠也会参与审核查验。在实验结束之后,还要经过试验场,炮队和工坊三方研讨,解决对应的问题,之后再编写成册......”刘涛拱手抱拳道。
“那若是遇到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呢?”
“造炮厂中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师傅,炮队中也有身经百战的炮手,目前火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其中有很多是从各地购进的铸炮用炮书籍记载有错,特别是之前朝廷上官翻译的一些书籍,计量单位和距离便频频混用,有的地方能差三四成,甚至更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