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火炮专家
方山东麓,闽江南岸的平野之上,明郑的中军大营巍然矗立,连绵数里,几乎占据了这块小平原的整个南面。营地四面的壕沟之外,到处点起了篝火,土墙之上还有无数的火盘亮起,一盏盏灯笼在营中四处游走,和明亮的夜空交相辉映。
明郑中军大营的外围依旧是挖了两道深深的壕沟,不过这两道壕沟比一般大营的都要深得多,也宽得多,内侧一道的宽度甚至达到了两丈,里面布满了尖木桩,壕沟边上还埋设了许多地雷,后者更是清军暂时观测不到的大杀器。
而在壕沟的后侧,则是一堵高大的土墙,上面明晃晃地架着十几门四磅炮和数十门百子铳。平野之上扎营,自然没有构筑三重土垒的条件,但这样的布置和火力,以陈泰当前的兵力,绝无攻破的可能。更不要说,郑军派出的伏路军也不少,其中几个关键的路口还是飞虎队,清军很难顺利摸到大营外围。
甘辉这段时间还亲自领着亲兵突击检查过几次,以确保这些暗哨时刻保持警惕,他们的松懈有时候会是致命的。
与此同时,郑成功还下令民夫在大营北面的江口修了两个码头,以确保中军的兵马随时可以通过闽江投入各个战场。长乐大营,梅花大营,以及江中大营,闽安大营的临江方向,也同样是如此。
和其他连绵成片的平原不同,福州平原的地形十分细碎,中间又被宽大的闽江由西向东,分成了南北两块,郑成功不得不将四万大军分散在了一大四小的五处大营中,以确保福州府城和长乐县城被完全隔绝。
但好在,明郑大军牢牢掌握着制江权,闽江南岸被山岭隔开的三座大营中间,特别是中军大营和长乐大营,虽然只有一道近百步宽的江边通道连接,但因为北面的几个江中沙洲已经被郑军完全控制,长乐大营还是可以和中军大营连成一体,随时呼应。
这时候,郑军围城已经有半个多月,各处营寨,堠台,码头渡口,以及火炮阵地都已经完成了部署,便是攻城所需的各类器械,民夫和工匠们都已经开始着手打造。
虽然大军没有开始攻城,但郑成功也一直都没闲着,半个月前,甚至是一个月前的情报这个时候纷纷呈递到了他的案头,这其中既有湖广方面孙可望,刘文秀,洪承畴等人的,也有广州方面李定国,尚可喜,江南方面济度,喀喀木,张名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