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背水一战(2 / 2)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1040 字 2023-09-20

而事情也确实如济度所料,他领着数百护军骑兵作为前锋,在追击过方山北麓沿江山道的时候,终于发现了那支撤退郑军的痕迹,并一直驱赶追击后者到了长乐。

在南山和四明山山口,济度遇到了驻守郑军的阻击,不过他仗着自己领着的这支是精锐护军,后面还有源源不断,马上就能赶来的主力,不计伤亡地发起了进攻。

济度原本就咬着从大樟溪东岸回撤的那支郑军兵马的尾巴,而南山和四明山的驻防郑军因为既要阻敌,又要接应,在这些久经沙场的八旗精锐轮番攻击下,不断露出破绽。他们虽然在前期还能应付,但随着清军后续的兵马一批批赶到,很快便支撑不住,按着原本计划往梅花所撤去了。

一路追击而来,又破了郑军这个防守重地,济度此时已经非常膨胀,自然不会就此打住,反而是要求抵达的骑兵继续追击。

他来到福州已经一个多月了,和陈泰,喀喀木,噶达浑等人反复推演了许多次局势,并定下了将郑军逼往梅花所,在那里进行决战的方略,自然很清楚南山和四明山山口对于郑军的重要性,只要突破了这里,郑军便相当于无险可守,只能和他决战。

且说,郑成功若是想要从梅花所的码头撤军,就必须要守住南山和四明山,而且最后一批留守阻击的兵马也几乎是没有成功撤退的可能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清军进入了梅花所南面,郑军一旦开始撤退,那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要知道,这是撤退,留下阻击的是殿后部队,不是大军进攻时候的前锋,后面还有主力可以期待,只要坚持住就什么都不是问题。殿后部队除非能够击退追击之敌,否则便再无回旋的余地。

换言之,济度好歹也是统兵数万的人,如果不是切实取得了重大突破,好像事情完全就在他的预料之内,他也不至于膨胀到要求抵达长乐的兵马立即追击,丝毫没有先刺探军情的意思。

但南山和四明山的山口可以让,郑成功为了引清军进入梅花所南部,也必须要让。四明山东面延伸出去的丘陵群,就是郑成功必须要守住的了。

济度的追击兵马刚刚进入平野,就毫无意外遭到了铁骑营骑兵的打击,他们原本就要通过山口,才能汇聚,而且还是一批一批赶来的,在巨大的兵力劣势和指挥劣势之下,很难抵挡铁骑营的进攻,这使得济度追击郑军撤退兵马的计划随之落空。

不过,这个时候,济度可没那么容易放弃。他等到后续的兵马陆续抵达之后,趁着天还没暗下来,又接连组织起了两次上千骑兵的冲击行动。然后,不出意外的,都被铁骑营给击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0230412212821-->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