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绿能公司全体员工踏上了海岸线穿越之路,这是号称渔城周边最美的海岸线。海在左边,白帆摇曳;山在右边,红叶星缀。
大家时而沿着陡峭的悬崖攀爬,艰难趟过如斧削般的巨石;时而穿过密林山丘,徜徉在山脊小路上。这段路程从头至尾一半的线路在崖壁上攀爬,基本是四肢并用,有几处几乎垂直。单靠个人的力量有2-3处是无法完成的,只能接受别人伸过来的手臂,大家一路上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有惊无险地行进着。
在一处无人的弯月海滩上,大家围成了圆圈,等待着冯国强发言。
“所有人都跟上来了,没有人掉队,充分说明我们绿能公司是一个团结的团队,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今天借着这次活动,我们开个务虚会,什么是务虚会呢?就是不讲具体的事情,只谈格局、想法,或者说提纲挈领的东西。所以呢,主要是我来讲。”
冯国强的声音穿透了海风,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大家都知道我们做充电,充电到底是什么?新能源汽车没有电跑不了,充电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再看能源,可再生能源是国家能源体系未来,汽车充电是其中的重要场景,是能源战略体系的一环。”
“大家注意了,两个万亿级的产业,充电正是链接点,产业融合突破就在这里。重要吗?简直是太重要了!大家对充电的定位清楚了吧。未来怎么样,我在想,大家也都要想,我就带头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用户在哪里。直白地说,谁买单谁就是我们的用户。现在谁买单?现阶段仍处于政府牵头的推广阶段,财政补贴引导了需求,像公交、出租、物流这些政策导向的行业,必然是第一批应用场景,所以我们的客户是政府和这些车辆运营公司,特别是国字头的运营公司。这个阶段保守将持续三到五年,以后呢?私人用户起来了,他们是采用快充,还是慢充?未来是不是还将产生其它的产品和服务?比如类似加油站的零售、比如车辆后市场,我也看不清,这值得大家探索……”
“第二个问题:竞争对手在哪里。供电局大家都知道,在渔城就是我们最强大的对手,我们和他们就是小鱼和大鱼的区别。既然大不过对手,那就要快过对手,这就是为什么内部完全采用市场化机制的原因,这才是我们的一线生机。将来,各地投资公司、国内外能源巨头们进来,我们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呢?普华是充电行业的先驱,千万不要变成了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