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技术进步会带来什么。目前电池充电倍率普遍在0.3C、0.5C,我们将桩车比定在1:3。在产业需求驱动下,电池技术必将很快达到1C充电。以公交车为例,1C充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充电桩功率要上360kW,投资增加了,1:3如何收回投资,势必要1:8、1:9,届时我们的服务能不能跟得上?与之关联的电力容量、充电桩散热问题、电池管理都会同步变化,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方式也可能要改变,要有革自己命的准备…...”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回到当下。小型网建设我们没有经验,吃了不少苦头,走了不少弯路,有价值吗?价值大不可量!我们马上要进行全面建设,这些经验将让我们走得更加顺畅。同志们,有些人会觉得公司待遇一般,要记得啊,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仅是公司的,也是在座各位的,这都是公司实打实花了至少一个亿的代价买来的,要珍惜、感恩。进入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他们也会有错误成本,可是我们走在了前头,一步先步步先……”
“接下来几个月时间,公司还要花几个亿建网络,还有更多锻炼的机会等着大家,我希望没有抓住前面机会的人,不要错过了这最后的机会……”
冯国强高屋建瓴的观点打开了大家的视野,仿佛拨云见月,整个行业的脉络以及个人职业路径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在充电行业诞生的前五年,从普华新能源出来的员工成为各个新晋势力的中高层干部,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以至于普华新能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业内称为充电行业的黄埔军校,而绿能公司的员工正是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
这些学员们无论将来身居充电运营商、主机厂、出行公司的高位,还是自己艰苦创业,甚至并没有取得值得称道的行业地位,他们都怀念在绿能公司工作的情景,都给予了冯国强这位充电第一人最大的敬意。
“老实交待,你是不是跟二姐有一腿?”刚回来宿舍,杜锋就迫不及待地“审问”起张新宇。
姜驿本打算悄悄问张新宇跟二姐的事,没想到杜锋反而先发问了。张新宇和二姐在漆黑的林中手牵手时,只有姜驿和张盼盼两人看见,当时杜锋还在跟领导们打扑克牌,他是怎么发现的呢?自己和张盼盼深夜散步会不会也曝光了。想到这里,姜驿不由得忐忑心虚起来。
张新宇同样有此疑惑,他问道:“你咋发现的?”这么说相当于不打自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023041221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