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去城里抢大户的艾能奇带着人返回了,
眼中有些迷茫,挠挠头说道:“城里的大宅子里面全是空的,除了几个要饭的,什么都没有!”
早就知道的结果,张献忠回头看向知县,皱眉道:“县衙的库房呢?”
“将军,都空了!”黄应祥苦着脸。
张献忠哑然,然后冷哼一声:“一群怂蛋!”
在他看来城里的这些百姓着实太软弱了,就这么让这些老爷们带走所有的东西。
黄应祥知道对方话里的意思,担心眼前这位会对百姓产生什么恶感,赶紧解释道:“将军误会了,那些守城军士只听孟家的,拦不住的!”
听知县提起孟家,张献忠恍然,差点忘了,这邹城可是大名鼎鼎的“亚圣”故居。
还真是和曲阜的孔家一路货色。
看来之前城墙上没人防守,是因为他们都去护送孟家人了。
这时候,他甚至有些埋怨墨家人为何不把这邹城也一起处理了。
不过现在想太多也没有什么用。
目前已经指望不上邹城有什么收获。
所以此行也不能耽搁了。
于是当天下午,张献忠带着人就朝着曲阜而去。不过还是留下千余人在邹城守着,以防万一。
他没指望此行有什么胜算,但他也不觉得墨家可以将自己的人马留在曲阜。
至少现在不行,只要墨家不能随意的在大明行军,就拿自己没办法。
他只是想将两个义子救出来,哪怕是赎回来也可以。
当然若是对方不留余地,他也不惜一战!
三年多的时间,他在四个孩子的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而像他这样的人还能有几个三年?
邹城离曲阜并不远,也就五十多里而已。
正常行军一日便可到达,不过此时大地白雪皑皑,一直到天黑大军还未走出邹城地界。
虽说雪地里行军不太明智,但也有好处,至少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遇到埋伏。
一夜无事,时间很快到了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二十九日。
冬天的季节昼短夜长,等天光大亮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
张献忠抓紧时间行军,准备在前面找个好一点的地方安顿下来,再派人去曲阜交涉。
接下来可能需要在这边等上几天。
然而刚刚收拾好,张献忠就接到了外面巡防兵马的汇报,说是在北方发现有人马靠近。
“说清楚,到底有多少人,是骑兵吗?”张献忠皱眉。
眼前的兵士有些犹豫,答道:“大概一百多人,没看到有马匹,只是……”
“只是啥?嘴被冻上了?”张献忠伸手敲了一下对方的帽盔,说道:“跟个娘们似的,有屁快放!”
他在听到对方只有百余人的时候,心里踏实了许多,至少他觉得墨家若是要准备动刀兵,不可能只派这点人。
士兵整了整被打歪的帽盔之后,赶紧说道:“俺是觉得那些人跑的太快了,不比骑马慢!”
不比骑马慢?这让张献忠感觉奇怪,自己这些斥候都是老手,不至于出错。
于是他朝着对方吩咐道:“走!带我去看看!”
说着就骑上马,带着人来到一个高处,朝北望去。